沒有創業過的人,對創業最大的誤解,是把它看成一場賭注:賭市場、賭風口、賭認知。 但創業的魅力,并不是這些,也不是成功帶來的自由和乍富這些表面的東西,而是一種掌控感。你發生了進化,成為了一個玩家,學會了玩從0到1的游戲。在通關的過程中,你對世界和人性的理解又上升了一個維度。這些都是在機構的庇護下無法獲得的。 在以某清某北各類985 211畢業生為代表、進入大廠或機構茍活的人群里,創業精神是一種被嚴重低估的人格。我敢說,只要你是個創業者,熬過了前兩年,哪怕沒有賺到大錢,你在看人、識局、做決策的層面,也已經把大部分打工人甩開幾條街了。哪怕ta在大摩小摩,這個券商或者那個四大。 創業的第一魅力,是你終于開始面對混沌和復雜。沒有執行說明,沒有人給你兜底——你必須真正去理解你的用戶、理解供需、理解人性、理解你無法把控的風險。很多人一輩子都沒面對過“你到底要做什么”這個問題,只是按照升學-上班這個路徑而活。一旦你創業了,你會發現,許多世俗的煩惱于你而言,其實“不存在”了。 第二個魅力是你終于知道什么叫“所有代價都是真實的”。你決策失誤、現金流斷裂,后果就是關門。你不能再摸魚,得把整個局搬起來。這種高強度的責任,才會逼出真正的成長。 第三個魅力是,你成為了一個系統的搭建者。你開始從資源配置、組織行為和博弈的角度看問題。你眼中的問題,已經從怎么做好一件事,變成“要不要做這件事”,以及“這個事有沒有價值”,“我要找誰來幫助我完成這個事”。 說到底,創業不是每個人都該嘗試,但如果你沒有嘗試過,我依然推薦你可以從最小的市場模型開始試起——去面對一個真實的世界。未必能獲得成功,但你終于走出溫床,學會從另一個維度看待世界的運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