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老婆多了一項游戲,腦筋急轉彎。 就是出腦筋急轉彎讓對方猜。 一開始是挺不適應這些問題的,因為不是常規意義的問題,有些無厘頭的邏輯。 不過在體驗了開始總結這些問題,找到了一些共同特點,面對這些問題能回答上了幾個。 比如,小明4歲卻當了爸爸,這是為什么? 如果按照通常情況下,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于是我猜測小明是寵物,是不是就符合了這個設定,即是4歲,又當了爸爸。 如果再加一個限制條件,小明是人,這個問題答案又是什么呢? 只能從爸爸這個角色入手,在老婆的提示下,我猜出答案,是因為在玩過家家的游戲,小明扮演的是爸爸的角色。 這是一類解釋性的問題。 還有一類是來自文章,成語的腦筋急轉彎。 比如,風的孩子是什么?人類最早的姓氏是什么? 答案是水起,因為風生水起;至于最早的姓氏是姓善,因為人之初,性本善。 最后就是諧音的腦筋急轉彎,比如,狼來了打一水果?楊桃(羊逃) 當然腦筋急轉彎的種類不止這幾種類型,但了解這3種,以后面對腦筋急轉彎不至于兩眼一抹黑,至少又一個大概思路。 在猜腦筋急轉彎過程中發現,一旦判斷錯類型,基本就是無解,因為會陷入到越努力離答案越遠的境地,這個時候最好放棄或放下一段時間換個思路再來解決。 我注意到腦筋急轉彎其實挺好,它能讓我們換一個視角去看待這個世界,也許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202507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