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生活,要么讀書,
要么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作者|喬公子
夜讀日思 | 原創出品 大學同學回老家參加親屬婚禮,同行好友若干,遇見北大才女,讓喬公子寫一篇公姓文章,遂應允之。公姓,東北朋友里,數量較少,但是朝鮮族朋友姓公的挺多,女兒有一半朝鮮族血統,所以,這篇文章除了漢族公姓,更獻給朝鮮族公姓朋友們,希望你們喜歡。今天,我們聊聊公姓典故。 公姓起源 據喬公子考證,公姓主要有以下來源: 第一個來源,出源于姬姓,出自于上古周朝時期魯國君主魯定公的兩個侄子,屬于以帝王賜封爵號為氏。翻閱《左傳》,有這樣的記載:周公旦之子伯禽建立魯國,其后代有魯昭公,他把王位傳給弟弟姬宋,是為魯定公。后來呢,魯定公把魯昭公的兩個兒子衍和為,都封為了公爵,世稱公衍、公為。 公衍、公為的后代子孫便以祖上爵位為姓,于是就有了公姓。由此,魯地成為中華公姓最早的起源地。算一算,大概有三千年歷史了,很古老的姓氏。第二個來源,源于復姓所改,屬于復姓省文簡化為氏。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的許多冠有“公”字的復姓,其中出自姬姓的冠有“公”字的復姓改為單姓公氏的就有五十來個,而出自姜姓、子姓、嬴姓、羋姓等的冠有“公”字的復姓改為單姓公氏的也有二十來個,另外還有十余個皆源于各少數民族的多字復姓,后有漢化為漢字單姓公氏者。太神奇了吧,那么多復姓改成公姓,一般的姓氏做不到。第三個來源,源于朝鮮族。朝鮮族公姓主要源自高麗王朝時期的“公乙部”,部分族人遷徙至遼東后以“公”為氏,屬于以部落名稱轉化為姓氏的典型案例。此支公姓與朝鮮半島歷史緊密關聯,遼寧丹東出土的明代《公氏墓志》記載了其先祖遷徙事跡。該支公姓在朝鮮族中屬于較少見的姓氏,但保留了獨特的文化標識,展現了跨境民族融合的歷史痕跡。如果你是朝鮮族公姓,請你留言說說你的家族故事吧。第四個來源,源于蒙古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努德氏,多為歷代氏族酋長、部落首領、王族貴胄的后裔子孫,以先祖爵號為姓氏,后有漢化省文為漢字單姓公氏者;蒙古族公吉特氏,后多冠漢姓為公氏、吉氏等;蒙古族公吉喇特氏,改成了漢姓。第五個來源,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滿族公鄂哩氏,世居松花江流域,后多冠漢姓為公氏;滿族公吉哩氏,亦稱公儀理氏、公吉爾氏,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吉氏,亦有冠漢姓為公氏者。牡丹江市也是滿族發祥地,這里如果有公姓朋友,請留言說說你的家族史唄。詩意公姓 
公姓,是富有詩意、儒雅富貴的姓氏,從古至今,很多詩詞都有公姓的大氣豪邁、清麗婉約。白居易詩曰:清旦方堆案,黃昏始退公;詩圣杜甫:黃卷真如律,青袍也自公;張九齡慨嘆:天下稱賢相,朝端挹至公;詩佛王維:海上游三島,淮南預八公;大歷十才子盧綸:靜憶溪邊宅,知君許謝公;劉長卿詩曰:絕巘東林寺,高僧惠遠公;元稹賀喜:女孫新在內,嬰稚近封公。你還知道哪些帶有公字的詩詞呢?歡迎留言。 公姓名人 
公仲連,戰國初期趙國人,趙烈侯時任相國,主導趙國政治改革。趙烈侯喜歡音樂,對相國公仲連說:“我喜愛的人,可以使他顯貴嗎?”公仲連說:“使他富可以,使他貴則不行。”趙烈侯說:“對。那從鄭國來的槍、石兩位歌唱家,我賜給他們田地,每人一萬畝。”公仲連說:“行。”實際上卻不給他們。一個月后,趙烈侯從代地回來,詢問賜給歌唱家的田地。公仲連說:“正在尋找,還沒有適當的田地。”不久,趙烈侯又追問。公仲連始終不給,就推說有病不上朝。番吾君從代地來,對公仲連說:“您確實喜好善德,但卻不知實行的手段。現在您作趙國國相,至今四年了,可曾引薦賢士嗎?”公仲連說:“沒有。”番吾君說:“牛畜、荀欣、徐越都是可引薦的賢士。”公仲連于是引薦三人。到朝拜時,趙烈侯又問:“賜給歌唱家的田地怎么樣了。”公仲連說:“正派人選擇上好的田地。”牛畜侍候趙烈侯,以仁義勸導他,鼓勵他走向王道,趙烈侯欣然同意。第二天,荀欣侍候趙烈侯,拿選拔精干舉薦賢良、任命官吏使用能人等語言勸導他。又過二天,徐越侍候時,用節財省用、考察衡量臣下的品德功績勸導他。他們進勸的道理無不充分允當,趙烈侯很高興。
 公皙哀,他是春秋末年孔門弟子,也是七十二賢之一。家境貧寒,終身不屈節求仕。實踐孔子關于守死善道,天下有道則仕、無道則隱、危邦不入、亂邦不居的教導,認為自己修養君子之德不是為了當官領俸祿,不去迎合當政者的要求,堅守自己的“義”。 公勉仁、公躋奎、公一揚、公家臣、公鼐,公氏家族中連續五代均是三榜進士出身,且出了公家臣、公鼐兩位父子翰林,堪稱明后期歷史舞臺上的一朵奇葩。公氏家族綿延歷經五世而不衰,他們或文或武,代代均是耿直之臣,威武不屈,激濁揚清,錚錚鐵骨,正氣凌然,共同譜寫了公氏家族史的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對后世影響深遠。公氏家族不僅在政治上取得“一門五進士,父子雙翰林”的榮耀,地位顯赫,而且留下了大量的文學著述,形成了獨特的家族文化。明朝后期政治上的黑暗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壓制了公氏家族子弟政治抱負的施展,但也促使他們轉向了文學研究與創作,挖掘了他們在這方面的潛力。公氏子孫因此提出了具有家學特色的文學主張,成就了其江北“館閣世家”的巨擘形象。公姓郡望堂號 
郡望:括蒼郡、蒙陰郡。 堂號:括蒼堂、蒙陰堂。
公姓你應知道哪些 
公姓,是一個歷史厚重、俊秀輩出的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名列第408位,按照人口排序,名列第296位,總人口達到了18多萬人。冠以公復姓改為公姓的姓氏非常多,喬公子給你介紹一下:公衍氏、公索氏、公為氏、公華氏、公慎氏、公孟氏、公之氏、公父氏、公冉氏、公甲氏、公古氏、公文氏、公田氏、公德氏、公良氏、公孫氏、公車氏、公金氏、公都氏、公建氏、公山氏、公祖氏、公賓氏、公儀氏、公劉氏、公輸氏、公斂氏、公思氏、公若氏、公林氏、公堅氏、公施氏、公荊氏、公仲氏、公朱氏、公上氏、公叔氏、公仇氏、公行氏、公成氏、公師氏、公族氏、公正氏、公明氏、公子氏、公土氏、公襄氏、公牛氏、公玉氏、公牽氏、公干氏、公旗氏、公丘氏、公羊氏、公西氏、公何氏、公冶氏、公巫氏、公宣氏、公夏氏、公析氏、公南氏、公保氏、公伯氏、公肩氏、公沙氏、公乘氏、公皙氏、公緒氏、公延氏、公義氏、公翰氏、公石氏、公巴公巴氏、左公氏、右公氏、竇公氏、尹公氏、申公氏、密公氏、榮公氏、瑕公氏、康公氏、單公氏、暴公氏、祭公氏、閭公氏等等。上面這些復姓,如今還存在的大概只有28個了,其他都基本改成了公姓。?公姓主要集中在山東省?,在山東省的濟南市、臨沂市、青島市、泰安市等地均有公氏族人分布。?在福建省的泉州市、江蘇省的南京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浙江省的衢州市、江西省的南昌市、遼寧省的大連市、吉林省的琿春市和延吉市、北京市以及河南省的洛寧市等地也有公姓人口分布。公姓成語大部分有很好的寓意,喬公子與你一起分享: 





此文送給我的公姓朋友們:公子衍、公子昱、公偉男、公維庶、公維瑋、公維桂,祝福你們天下為公、位列三公、文章巨公、白衣公卿。 
讀書的男人未必都是優秀的男人
優秀的男人一定都愛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