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伯庸《長安的荔枝》,今年影劇兩開花,劇版先于影版上映跟觀眾見面。先上有先上的好處,但也有壞處。好處是占的先機,壞處是自然會被原著粉狠批。但無論影版口碑好還是劇版口碑好,反正作者是雙贏。這就是好的故事的魅力,吸引著資本入場。劇版的暫且不提,說說最近暑期檔上映的影版。電影版由大鵬自編自導自演,演員陣容也非常強大,不僅有劉德華,楊冪,還有《年會不能?!疯F三角中其中兩個,白客和莊達菲。配角上集結了不少喜劇演員,有常遠、魏翔、王迅、宋小寶,還有一批脫口秀演員,劉旸教主、付航、劉仁鋮等等。當然也不乏香港演員,比如林雪、孫陽、劉俊謙等等。除了上面這樣演員,還有一些非演員的名人客串,比如自己也是導演賈賈樟柯、藍球運動員孫悅、樊登、大冰等等。可以說在看電影的時候,一不小心就錯過了一個熟悉的面孔。 ![]() 我沒有看過原著小說,所以不去評論電影改編是否符合原著。僅從電影的角度來說,大鵬這次是又比上一部導演的作品《熱烈》是有進步的。首先是他在不斷的嘗試各種題材,各種類型,這一點看得出大鵬對電影都能熱愛。其次,在《長安的荔枝》里,他對鏡頭的把控和調度也是越來越成熟了。比如觀眾都非常喜歡的結尾在長安街頭騎馬飛奔送荔枝的戲。這一幕紅色的木棉花在長安街頭滿天飛舞的戲。不僅凸現李善德這個人物對妻子的承諾的重視,也是凸現了大鵬自己內心的浪漫和詩意。同樣進步的還有大鵬在對演員表演的挖掘,他善于去發現演員與電影中人物的契合。雖然說劇版在先,但本片中的人物角色不會讓有觀眾覺得不如劇版塑造的成功的印象。當然這里面大鵬的功勞是一部分,同樣也離不開演員自身的表演功力。 ![]() 《長安的荔枝》這個故事設定的特別好,既不是以一個大官的視角,也不是以一個普通老百姓的視角,而是以李善德這么一個芝麻小官的視角。李善德這樣的身份,對上級只能盡忠職守,但他同時又理解底層老百姓的苦楚。如果主角換成一個高官,那他對老百姓的共情,肯定不如李善德。如果主角換成平民百姓,面對朝廷要荔枝,只能忍受壓迫。就像電影中阿僮家的荔枝園被砍一樣,眼睜睜看著父母親手栽種的荔枝樹全部被毀壞,自己生計來源也就被毀了。李善德在這個故事中,做了所有他能做的事。對國,他把鮮荔枝送到了長安,完成自己的使命,同時他還冒死向楊國忠進諫,是為忠君愛國。對家,完成送荔枝的使命后,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得以和家人團圓,同時他不忘給媳婦捎上木棉花,是為男子漢大丈夫。對朋友,不管是蘇諒、阿僮,還是林邑奴,他也一樣做了自己能做的,只是有些事他確實無可奈何。但他能彌補的也盡力彌補,比如最后他回到阿僮的荔枝園,幫她重新培養荔枝樹。 ![]() 再簡單對比下劇版和電影版,劇版為了拍出30多集的電視劇,在劇情中加入了不少探案懸疑的部分,同時豐富了李善德精于算學的這個本事。所以劇版忽略了最重要的東西,就是荔枝背后的歷史感。而影版最后魏翔飾演的蘇源帶來的關于長安的消息,讓電影主題更加深刻了。也正是這一段,讓我看完后,似乎看到了開元盛世是如何一點一點走向衰敗的——《長安的荔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