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門書法的星空中,真跡向來珍稀,而憨山大師手書《永嘉證道歌》孤本,更是藏于塵外的靈珠。其筆墨間,憨山“以禪入書”的清逸之氣流淌不絕——每一筆都似山僧策杖,輕緩中藏著篤定;每一劃皆若古潭映月,簡淡里透著澄明。 就連明代書畫巨擘董其昌,都對其推崇備至,稱其“無煙火氣,有蔬筍味”。這卷融禪理與筆墨于一體的珍品,究竟藏著怎樣的玄機?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走近,細品其中妙趣。 ![]() 憨山大師畫像 歷代書家對憨山大師的書法評價頗高,其中以啟功先生的評價最為著名,啟功在《論書絕句》中稱贊道: 憨山清后破山明,五百年來見幾曾。 筆法晉唐原莫二,當機文董不如僧”。 ![]() 啟功論書百首絕句評價 ![]() 啟功論書絕句評價 在啟功看來,憨山大師的書法造詣極高,500年來罕見其匹,筆法與晉唐名家無異,甚至勝過同時代的文征明和董其昌。 啟功還在自注中提到,學書宜多看和尚書,因他們無須應科舉,不受館閣字體拘束,有疏散禪宗氣息。 憨山大師袍袖寬博,懸筆直下,富提按之力,雖行筆時有搖曳不穩處,但疏宕之處備饒逸趣。 晚明書論曾言:“魯公如鐘,憨山如磬”,寥寥數字,道盡兩位書家的氣韻分野。顏真卿的書法恰似青銅巨鐘,筆畫沉雄厚重,結體端莊如廟堂,敲擊時能震徹人心;而憨山大師的筆墨,則如古寺清磬,線條疏朗空靈,結體散淡若閑云,輕叩處便引人心向幽遠,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晨鐘暮鼓的禪意,洗盡塵囂。 憨山大師,不僅是佛門宗師,更是明代“僧家書法”翹楚!同時大師的三句經典箴言精妙絕倫又接地氣,字字珠璣,道盡世間冷暖百態與修行深意: 1. 悲歡離合朝朝鬧,富貴窮通日日忙。 人間的悲歡離合總是不斷地發生。不管是富貴者還是窮人,他們天天都在忙碌著。 2. 麝因香重身先死,蠶為絲多命早亡。 麝香因為其香氣濃郁而導致身體先于其他動物死亡,蠶因為吐絲過多而導致生命早早結束。 3. 荊棘叢中下足易,明月簾下轉身難。 荊棘叢中有方寸之地下腳容易,明月簾下見如花美人轉身卻難。 不啰嗦了,直接上作品,憨山大師書法《永嘉證道歌》賞析如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