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別喜歡顧城的那首《門前》: 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半上午,給門前的花池澆水,看個子矮矮的花草們都張揚著顯眼的花朵。粉色的醋漿草,黃色的小花萱草,還有五顏六色甚至是幾種顏色混雜在一起的太陽花們,一起簇擁在筆直挺拔的白玉蘭樹下,微風過,樹葉輕輕搖動。這一刻,顧城眼里的那種美好,已經具象化了。 而此時,站立在花前,樹下,微風中,陽光里的木槿,拎著噴水壺,也不說話,只微微笑。 這兩天,好多文友都在說,我們受到了人民日報的表揚,因為人民日報開始提倡記錄生活,而“建議頻繁記錄生活”已經上了熱搜,文友 路在筆下 寫到我們頻繁記錄生活者,有了人民日報的撐腰,一看題目就忍不住會心一笑,很有一種與有榮焉的感覺。 很久之前,木槿一向認為,記錄生活,其實就是一種生活的備份,同時也是記憶的輔助。 不止一次,木槿想查詢某件事情,是什么時間發生,或者在某個時間段發生過什么事,都會翻找以前寫的小作文。圖文并茂的形式,很直觀地記錄了一些生活軌跡,雖然不全面,但很真實。 有時候和小伙伴聊天也說,人一定要趁著年輕,或能行動的時候,多去一些地方,多學一些知識,多做一些事情,并且要記錄下來,等以后老了,還可以帶上花鏡,看看以前的記錄,相當于重溫一遍以前的生活。 尤其,我們更多記錄的是陽光的一面,快樂的舒心的事情。有句話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故常思一二,我們記錄這一二,那么在未來,重溫歲月里,保留的更多是歡欣。 蘇東坡說過,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愿我們這些熱愛記錄的人,一如既往熱愛,堅持不懈記錄,最主要的,是記錄這件事,原本就是我們喜歡的。 記錄本身,自帶溫度。 一花一樹,或夕陽,或風雨,或不為人知的小情緒,或對某件事的些許思考。 不是為了給誰看,只是單純享受這種把生活痕跡備份下來的過程。 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歡,也是,能一直堅持下去的底氣。 ![]() 我是木槿,用圖文記錄生活。 周日,看電影《南京照相館》。當片尾曲響起,燈光亮起,整個影院寂靜無聲,一眾觀影人端坐良久,良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