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IP地址通常涉及**子網劃分、地址范圍、網絡地址、廣播地址**等操作。以下是關鍵步驟和示例: --- ### **1. 理解IP地址結構** - **IPv4地址**(如 `192.168.1.10`)由 **32位二進制** 組成,分為 **網絡部分 + 主機部分**。 - **子網掩碼**(如 `255.255.255.0`)標識網絡位的長度: - 用 **CIDR** 表示:`192.168.1.10/24`(`/24` 表示前24位是網絡位)。 --- ### **2. 基礎計算** #### **(1) 根據IP和子網掩碼求網絡地址** - **方法**:將IP與子網掩碼做**邏輯與運算**(二進制按位相與)。 **示例**: - IP:`192.168.1.10` → 二進制:`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0001010` - 掩碼:`255.255.255.0` → 二進制:`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 網絡地址 = `IP & 掩碼` → `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0000000` = **`192.168.1.0`** #### **(2) 廣播地址** - **方法**:將主機位全部置為 `1`。 **示例**(續上): - 主機位(后8位)全置1:`11000000.10101000.00000001.11111111` = **`192.168.1.255`** #### **(3) 可用IP范圍** - 起始:`網絡地址 + 1` → `192.168.1.1` - 結束:`廣播地址 - 1` → `192.168.1.254` --- ### **3. 子網劃分(重點?。?* **問題**:將 `192.168.0.0/24` 劃分為 **4個子網**。 #### **步驟**: 1. **確定子網位數**: - 需要4個子網 → \(2^2 = 4\) → 需借 **2位** 主機位作為子網位。 - 新子網掩碼:`24 + 2 = /26`(`255.255.255.192`)。 2. **計算子網塊大小**: - 主機位剩余6位 → 每個子網地址數 = \(2^6 = 64\)(含網絡地址和廣播地址)。 3. **列出子網**: | 子網 | 網絡地址 | 可用IP范圍 | 廣播地址 | |------|----------------|---------------------------|----------------| | 1 | 192.168.0.0/26 | 192.168.0.1 - 192.168.0.62 | 192.168.0.63 | | 2 | 192.168.0.64/26 | 192.168.0.65 - 192.168.0.126 | 192.168.0.127 | | 3 | 192.168.0.128/26| 192.168.0.129 - 192.168.0.190 | 192.168.0.191 | | 4 | 192.168.0.192/26| 192.168.0.193 - 192.168.0.254 | 192.168.0.255 | --- ### **4. 快速計算公式** - **可用主機數** = \(2^{(32 - \text{CIDR})} - 2\)(減2是去掉網絡地址和廣播地址)。 - 例如:`/24` → \(2^8 - 2 = 254\) 個可用IP。 - **子網地址間隔** = \(256 - \text{子網掩碼最后一個數值}\)。 - 例如:掩碼 `255.255.255.192` → 間隔 = \(256 - 192 = 64\)。 --- ### **5. 工具輔助** - 使用在線計算器(如 [IP Calculator]https://www./ip-subnet-calculator.html - Linux命令:`ipcalc 192.168.1.0/26`。 --- ### **示例驗證** **問題**:計算 `10.1.42.5/20` 的網絡地址和可用范圍。 1. **網絡地址**: - 掩碼 `255.255.240.0`(二進制 `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 - 網絡地址 = `10.1.40.0`(IP的第三段 `42` → 二進制 `00101010`,保留前4位:`0010` = 32,故為 `40.0`)。 2. **可用IP**:`10.1.40.1` 到 `10.1.47.254`(主機位范圍:`40.1` ~ `47.254`)。 --- 掌握這些核心步驟后,大部分IP計算問題都能解決!實際應用時注意保留網絡地址(全0)和廣播地址(全1)不可用。如果需要更復雜場景(如VLSM)的解釋,可以進一步提問! |
|
來自: 未來決定現在 > 《常用軟硬件知識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