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禮儀 1. 常說“請”“謝謝”“對不起”,禮貌用語不離口。 2. 進門前敲門,得到允許后再進。 3. 輕聲關門,避免制造噪音影響他人。 4. 遞尖銳物品時(如剪刀、筆)尖端朝向自己。 5. 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肘或紙巾遮擋,不朝向人。 ●公共場合 6. 公共場合手機調靜音,接電話降低音量。 7. 乘坐電梯時主動為他人按樓層,禮讓進出。 8. 排隊時保持距離,不插隊或推擠。 9. 公共交通上不占座,主動讓座給需要的人。 10. 不在公共區域吸煙、吐痰或扔垃圾。 ●餐桌禮儀 11. 吃飯不吧唧嘴,筷子不插在飯上或指人。 12. 夾菜時不翻攪公共菜盤。 13. 咀嚼食物時不說話。 14. 離席時輕聲告知同桌人,不突然離場。 15. 主動幫鄰座傳遞餐具或調料。 ●溝通細節 16. 認真傾聽他人說話,不隨意打斷。 17. 說話時注視對方眼睛,不看手機。 18. 不隨意評價他人外貌、信仰或隱私。 19. 對服務人員(如服務員、保潔)說“謝謝”。 20. 不抬高音量爭論,不情緒化表達。 ●尊重他人 21. 未經允許不翻動他人物品或手機。 22. 借東西及時歸還,保持完好。 23. 不隨意打斷他人工作或休息。 24. 尊重他人時間,約會提前到達或提前說明遲到原因。 25. 不隨意給他人貼標簽或傳播偏見。 ●細節關懷 26. 下雨天收傘時注意不濺濕他人。 27. 開車經過水坑減速,避免濺到行人。 28. 公共場合整理儀容時避開他人視線(如補妝、摳鼻)。 29. 離開會議室或餐廳時推回椅子。 30. 幫助行動不便的人開門或提重物。 ●個人習慣 31. 保持指甲、頭發整潔,衣著得體。 32. 不隨地扔垃圾,找不到垃圾桶時先收好。 33. 公共洗手間使用后清理臺面水漬。 34. 輕聲開關門,尤其早晚避免擾鄰。 35. 在安靜場合(如圖書館)輕步緩行。 ●社交邊界 36. 不隨意打探他人隱私(如收入、婚戀)。 37. 未經同意不將他人照片或聊天記錄外傳。 38. 不隨意觸碰他人身體(如摸頭、拍肩)。 39. 拜訪朋友家提前溝通,不突然到訪。 40. 借住他人家后主動清潔并表達感謝。 ●情緒管理 41. 遇到沖突先冷靜,不惡語相向。 42. 不將負面情緒發泄給無關的人。 43. 對他人失誤多包容,少嘲諷指責。 44. 公共場合不抱怨或大聲吐槽他人。 45. 即使觀點不同,也尊重他人表達的權利。 ●長期修養 46. 守時守信,答應的事盡力做到。 47. 閱讀后歸還借閱的書籍并保持整潔。 48. 主動學習不同文化禮儀,避免冒犯他人。 49. 對弱勢群體保持善意,不歧視或嘲笑。 50. 以身作則,用行動影響他人而非說教。 真正的教養體現在對他人感受的體諒和細節的敬畏中,是無需提醒的自覺,更是根植于內心的善意。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