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鈴》 宋代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 ![]() ![]() ![]() ![]() ![]() 《雨霖鈴》表達了作者對離別之苦的深切感受和對愛情的不舍之情。 詞的上闋通過寒蟬凄切、長亭送別、驟雨初歇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凄涼的氛圍,表達了離別前的不舍和傷感。“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描繪了離別時的無奈和痛苦,作者與愛人依依不舍,卻不得不分離。“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進一步渲染了離別時的悲痛,作者與愛人淚眼相對,卻無法說出一句話來。 詞的下闋表達了離別后的孤獨和凄涼。“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說明離別自古以來就是一種令人心痛的情感,而在清秋時節的離別更是使人難以忍受。“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描繪了作者在離別后的孤獨和迷茫,想象著酒醒后的場景,更加深了離別的痛苦。最后,“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的無奈和對愛情的珍視,即使有美好的景色和情感,也無人可以分享。 整首詞以清秋、長亭、暮靄、曉風、殘月等意象,將離別時的難舍難分、離別后的孤獨凄涼以及對愛情的珍視和無奈表達得淋漓盡致,充滿了凄婉哀怨的情感。 小篆《愛蓮說》 《愛蓮說》 宋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 ![]() ![]() ![]() ![]() ![]() |
|
來自: 昵稱15029031 > 《篆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