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丞相制度,是在明朝初年被朱元璋廢掉的。之后朱元璋采取內閣制度來替代丞相制度。 關于朱元璋廢掉丞相制度,中學歷史教科書曾這樣認為:朱元璋為了強化君主權力,加強君主專制,于是廢掉了丞相制度。 其實我個人覺得,讓朱元璋堅定廢掉丞相制度的原因或許有很多:比如李善長、胡惟庸等丞相的行為讓朱元璋感到丞相不靠譜。但我覺得,關于宋元歷史給朱元璋的影響,應該算是原因之一。 1、新地主的產生 其實很多歷史博主寫歷史,有些天馬行空的傾向:那就是很少把歷史和民生結合進行敘事。其實關于朱元璋為何廢掉丞相制度的文章,我相信在網上是汗牛充棟的存在。但我之所以還要寫,是因為我是從民生視角來寫的。 其實從古代中國民間的發展歷史來看,大部分地主家庭,往往二三代左右就開始返貧。當然,地主家返貧的原因很多,但其中就包括:周邊人的算計。尤其是管家的算計。很多老一代地主死了,新的地主因為手段稚嫩,如果遇到心術不正的管家,往往會被算計,最終管家翻身成了新地主。明清那會兒很多世情小說都有這類描述。 皇帝,就是華夏帝國最大的地主。而丞相,相當于皇帝的管家(姑且這么理解)。 2、朱元璋的心理 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處于一種患得患失的心理:那就是朱元璋是一個很精明的人,他未必不清楚天底下沒有不垮臺的封建王朝,他的大明朝肯定也不會例外。但是,朱元璋又不甘心面對這個現實。所以朱元璋認為,自己應該從制度上,保證皇權不受威脅,明朝的統治千秋萬代。 ![]() 其實從中國歷史的角度來看,存在這樣的趨勢:那就是后朝往往都樂意總結之前朝代的經驗,加以修補。 朱元璋當然也不例外。而丞相對皇權的威脅,讓朱元璋深感恐懼:因為南宋和元朝的例子就很明顯。 在南宋那會兒,南宋出現了權相史彌遠。史彌遠操縱下,南宋皇帝如同傀儡,甚至皇帝駕崩后,新皇帝的廢立,都控制在史彌遠手里。這讓朱元璋不能接受。 至于元朝:朱元璋出生那會兒,元朝的皇帝是元文宗。元文宗時代,元朝的丞相是燕帖木兒。燕帖木兒算是元朝的權臣。元文宗駕崩以后,元朝皇帝的廢立大權基本上掌握在燕帖木兒手里。元順帝起初都得隱忍燕帖木兒的行為。 史彌遠和燕帖木兒這樣的行為讓朱元璋不能容忍。尤其是燕帖木兒,更是朱元璋少年記憶的一個組成部分。朱元璋不希望將來出現明朝版本的燕帖木兒,但是,該如何杜絕? 其實史彌遠和燕帖木兒本質上是依靠相權挾持皇權。但如果消滅丞相這個職務,把皇權和相權都集中在皇帝手里,那什么史彌遠、什么燕帖木兒,都不可能出現明朝版本。 3、效果 明朝初年的丞相李善長權力很大,胡惟庸也有很多引起猜忌的行為。朱元璋更加深感丞相制度留不得。 ![]() 朱元璋廢掉丞相制度以后,確立內閣制度。而事實上,朱元璋的這個決策確實對明朝皇權的安全起到了積極作用:整個明朝,基本上不存在能夠制約皇帝的權臣。 所以,朱元璋的效果很明顯。 只是朱元璋千算萬算沒想到一個問題:熵增定律。 套用在社會科學上,可以這樣理解:那就是,明朝的基層治理會越來越拉胯,明的統治也會越來越腐敗。 其實在朱元璋時代,明朝就爆發過小規模的農民起義。只不過,到了明朝后期,隨著明廷的腐敗,對起義的鎮壓無力。 所以即便是明朝后期沒有李自成、張獻忠,也得有別的自成出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