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分100。 首先扣30分,因為乾隆帝最大的問題是不睜眼看世界,使得清朝落后于世界之林。 當然這并非乾隆帝一個人的問題,這是整個清朝皇帝的問題,為了穩(wěn)固統(tǒng)治,都是拒絕與世界接軌,是關起門來沉浸在天朝上國的自我陶醉之中,結果是你原地踏步,別人突飛猛進,你想關起門來自我陶醉也沒有那個實力,被別人打上門來不說,還是被打的滿地找牙。 像大家一直津津樂道的康熙帝,與他同時代的彼得大帝知道西學之利,便開始積極學習,并且進行全面普及,使得帝國沒有落后于世界之林,一直處于列強序列。康熙帝也知道,但是他并沒有全面普及,反而就自己在后宮學習,最多再普及到皇族子弟,以此來顯擺自己學識淵博。 可以說不睜眼看世界在清朝屬于是系統(tǒng)性問題,雖然不能都怪乾隆帝,但是乾隆帝肯定要負一部分責任,所以扣分30。 乾隆帝進行大規(guī)模文字獄,使得社會失去活力,甚至文人無所適從之下,只能進行相對安全的考據(jù)學研究,雖然以此形成盛極一時的乾嘉學派,但并非是正常發(fā)展,所以再扣5分。 這種行為雖然很不好很惡劣,但是古代的皇帝是統(tǒng)治者,并非是救世者,所以不能全然用道德標準來衡量,以皇帝治國標準來看,乾隆帝這樣做也不是全然沒用,他采取這種方式想要長久的維護統(tǒng)治,雖然沒起到預期目標,但在當時也一定程度上完成維護統(tǒng)治的目標,因此扣5分。 至于其他問題也不算問題,所以最后給乾隆帝評65分。 乾隆帝晚年造成吏治腐敗,一手釀成白蓮教起義,使得清朝由盛轉衰,本來也應該扣分,不過相對于其他晚年糊涂的皇帝,乾隆帝的錯誤其實并不算大。 就以在位時間很長的唐玄宗李隆基來說,他晚年一日殺三子,釀成安史之亂,也是使得唐朝由盛轉衰。 乾隆帝可比他強的太多了,乾隆帝繼位以后,有鑒于康熙朝的九子奪嫡,進一步延續(xù)他父親雍正帝限制皇子的政策,使得皇子沒有參政空間,這樣一來,不只是不會再現(xiàn)九子奪嫡,更是因為制度完善,皇子又沒有權力,所以威脅不到皇權,因此乾隆帝不至于因為害怕皇子威脅到自己而開殺戒的。 以白蓮教起義來說,乾隆帝雖然活著的時候沒有平定這場起義,但是問題并不大,所以兒子嘉慶帝親政以后將其平定,雖然使得清朝元氣大傷,但是地方并沒有坐大,并沒有形成藩鎮(zhèn)割據(jù)的情況,中央朝廷依舊擁有絕對的權威,皇帝依舊是獨尊。 而且乾隆帝還有一大加分項,那便是雖然他使得清朝由盛轉衰,將中央朝廷的財政儲蓄耗盡大半,但他的錢并沒有白花,這些錢大部分是用于大規(guī)模的開疆拓土,使得清朝的疆域達至巔峰,而且清朝對于邊疆的控制也是達到歷代巔峰,以實控面積來說,乾隆帝可以說超越了之前的所有皇帝。 而且乾隆帝對于治理地方可是很有一套,采取的因地制宜管理方式相當高明。諸如在西藏確定的金瓶掣簽制度,不只是在當時起到重要作用,更是沿用到今天。 在大規(guī)模的開疆拓土之中,乾隆帝收復新疆也是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在乾隆帝收復新疆之前,新疆最近一次被大一統(tǒng)王朝統(tǒng)治還是在唐朝時期。 唐朝滅亡以后是五代十國大亂世,五代十國大亂世以后,雖然是宋朝完成局部統(tǒng)一,但是并沒有大一統(tǒng),其后是三百年的宋遼金三國大分裂亂世,哪怕等到元朝結束亂世,完成大一統(tǒng),也沒有恢復對新疆的統(tǒng)治,因為新疆大部分地區(qū)長時間被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的封地即察合臺汗國統(tǒng)治著,并不屬于元朝,也就是說元朝只是陸續(xù)統(tǒng)治過新疆的部分地區(qū)。 到了明朝依舊如此,只是在明成祖朱棣時期置哈密衛(wèi),大致統(tǒng)治過新疆的東部地區(qū)。 等到乾隆帝收復新疆之時,新疆已經脫離中央朝廷的統(tǒng)治近千年,由此可見乾隆帝的巨大功勞。 所以乾隆帝有著這個巨大加分項,足以抵消晚年糊涂造成惡劣影響的扣分項,甚至抵消以后還可以再加分。 客觀來說,如果乾隆帝不是處于清朝,沒有不睜眼看世界這個最大問題,他的歷史地位肯定會更高,稱之為千古一帝都是沒問題的。 滿分100分,他這個政治機器得個95分沒什么問題,最低也是得90分,他倒霉就倒霉在他處于清朝,距離近代太近,又在巨大慣性下不睜眼看世界,所以最后是毀譽參半。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吐槽、點贊、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