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自己,遇見幸福】嗨你好!我是蘇曼,一名專注在婚姻·情感·個人成長領域8年+的咨詢師。 ![]() 前言:前幾天在《中年婚姻能幸福的“生門”,拼的是不出軌的定力》這篇文章中,寫了一位男性的覺醒案例。 早在5年前,他遇到了一個位婚外曖昧的異性,并且除了發生關系,他們的親近程度可以說在那個階段會被他命名為“真愛”。 當然,那個時候的他對“真愛”的認識與理解很主觀且很膚淺。 后來,他忽然醒悟,并通過自我成長改變了自身狀態,并且也改變了婚姻和家庭的“結局”。 5年后的他再回看那段經歷,對婚外的曖昧,以及自身和婚姻家庭,是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我好奇他,當時是怎樣做到升起覺知,進而及時暫停婚外曖昧的? 還有,如果還會有一個人出現,他會怎么樣? 【以下,以他的口吻來敘述,情節有處理】 01 結婚7年,孩子6歲,孩子一直是妻子一個人帶,我因為要負擔家庭的開支會相對忙碌一些。 雙方父母都在農村,經濟和人力方面都不能給我們支持。 所以那時候生活有很多的芝麻谷子的露眼,外面的天氣刮風下雨,我們的家庭里也會跟著飄搖,我們的經濟基礎可以說沒有基礎,最多的時候存款是4000。 妻子是焦慮的,我又何嘗不是呢,所以我們會對彼此產生埋怨;她怨我的父母沒有給到相應的支持,就連結婚時彩禮也是虧著她的。 我怨她不夠體諒,我父母如果有錢也不會不支援我們。 她的抱怨就是對我對我們家的不理解,總會讓我有一種無形的無奈之感,結婚的意義是什么呢? 難道就是娶一個女人回來,和她一起生一個孩子,然后讓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供養家庭之上嗎。 我發現我們之間的“愛情”沒有了,看到的彼此都是非常真實且現實的樣子。 她覺得我不夠有能力,也不能履行完全呵護她的承諾; 我覺得她處處計較,根本體諒不到我的辛苦,除了孩子是我們共同在乎的,我們無法在乎彼此。 當然,我知道妻子6年如一日的照顧孩子,又在我們經濟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她不免會疲憊、會懷疑我們結合的意義,可能也會后悔沒有找一個條件更好的人。 這些都不是她的錯,可那時的我無法感同身受的理解她的不容易,我只是覺得我活的壓抑,也同樣沒有希望。 所以想讓我拿出積極的動力呵護她,為家庭創造,對我來說也很難。 我常常會下班后在我的二手車里坐一會,不想回家,少回去一會我就少壓抑一些。 02 人生仿佛都是灰色霧蒙蒙的一片,真的找不到動力,甚至我也不相信我有能力。 我覺得我沒辦法給妻子和孩子創造經濟富足的生活,這不是我不做,而是我就是如此,一個沒有多大能耐的男人。 然后她出現了,她說你好厲害啊,你居然這么細心幫我指出合同的誤差,謝謝你,不然我可能要賠錢。 她是新來的一個同事,在她工作中我只是把我看到的一個問題告訴她而已,就得到了她非常大的感謝,她堅持要下班請我吃飯。 我們吃的很簡單的快餐,但是整個過程很愉快,她說像我這么善良且樂于助人的人不多了,能夠和我做同事,真的是太幸運了。 從那之后,她遇到不熟悉的流程就會問我,問完也總會對我說“有你在真好”,“你真的是全能型人才啊”,“你怎么這么善良,溫暖的像太陽”...... 我外形條件還不錯,再加上對她的支持,也許就讓她對我產生了一些超越同事之間的好感吧。 我們的話題也從工作開始延伸到各自的生活。 她會時不時帶著撒嬌語氣和我開玩笑,我發現我開始沉浸在與她的曖昧輕松和愉快里,并且有意無意的疏遠和疏離妻子。 那會我會為我與她的曖昧而欣喜,會為我已婚有家庭的狀態而無奈,會因為會疏遠妻子和家庭而時而愧疚,可是我不覺得是我有問題。 我覺得是生活克扣了我,讓我活得很不如意,而她又成了生活里讓我感覺唯一如意的地方。 雖然理智在線時知道不應該,可是內心就像有某股力量牽引著,讓我總想再和她多靠近一點。 03 我們無話不談,我們毫不吝嗇的彼此關心和欣賞,沒有說出口的愛意幾次被我咽回肚子里。 如果要說實話,那會我內心深處真的冒出過一個想法,想象著我離婚了,然后可以光明正大的表達我的愛意,我和她可以做琴瑟和鳴的夫妻。 直到某一天,我像被命運推動著醒悟一般,孩子發燒,我推開門看見凌亂的客廳,憔悴的妻子和蔫蔫的孩子。 我第一次質問我自己,“我每天都在想著什么”? 那晚在醫院的走廊里,因為高熱用藥持續不退燒,孩子又是抽血又是做皮試,折騰了好久才算平穩。 那一刻,我只希望孩子快點好起來,不要有任何的意外發生。 我忽然間明白人健健康康的活著,就是最大的美好,為何還要奢求更多。 那一晚,我仿佛才真正的長大,才真正的明白什么叫“知足”。 所以我決定將那段即將發芽的情感切斷,即便我的婚姻不那么幸福,我也要懂得知足,活著就好。 如何在婚外情的貪婪與僥幸中覺醒? 答案就是明白自己能要什么,不能要什么;如果我的命里只能得到三樣東西,健康、孩子、家人平安,我已經擁有了,我就不能再期望多要一份。 如果我能夠多得,那就會拿其中的一樣去換,我換的起嗎? 換不起,那就老老實實的回歸到生活里,接受生活給予的一切,不要等到真的失去了再后悔。 那會我也不知道我那是一種醒悟。 雖然我并不是因為真正的讀懂妻子的不易,不是真正因為為婚姻負責而醒悟,但我的的確確的開始醒悟了。 醒悟的關鍵點在于我不再抱怨生活對我的克扣,而是先認命。 后來讀過《了凡四訓》,我才明白改變命運的基礎就是先認命,戒斷自己的傲慢,戒斷自己的貪心,踏踏實實的回到生活里,修自己可以多得一些的福氣。 是的,想要生活更如意,不能靠貪,不能怪別人不給,需要自己修:善良,正念,懂感恩,懂知足,力所能及的布施;該負的責任做好,忠誠專一,該用心對待的人待好,上進,平常心的堅持和努力。 福氣夠了,自然而然可以更幸福一些,也可以更“多得”一些。 這樣多來的幸福,是實實在在的家庭安穩、關系和諧、孩子健康快樂、物質基礎升級; 是讓我內心真正富足,踏實;感覺生活舒適的幸福。 是更長久,且可以代代傳承的幸福。 04 5年后,又走過5年的婚姻之路,再回看當時的覺醒,我覺得很符合現在常說的一個詞:找到自我主體。 用現在的自我狀態,去梳理當年的情感旋渦,我可以這樣問自己: 我感覺怎么樣,我想要怎樣的生活,我可以為我想要的生活做些什么? 我感覺不開心,我想要更多有經濟支撐、被理解且有更多能力掌控生活的生活; 我可以通過學習和提升個人的能力先從打經濟基礎開始,不能沒有多少能力,還怪生活不公;也不能自己瞎忙碌,還怪妻子太計較。 事實上,在貧窮里的婚姻,很難相互理解,并不是人的錯,要怪就怪我們那會生活過得太干癟。 我在這段婚外的曖昧中被滿足的是什么,我怎么會有有這份需要? 我真正需要的是被“愛”,那不是簡單的異性之間的喜愛,而是有一個人她能夠有“好媽媽”一般的愛,對我沒有要求,對我滿是理解和關心,總是能夠在我需要時支持我懂得我,總是對我有希望、相信我...... 我為何會有這份需要? 因為從小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很少,他們總是很忙,媽媽的脾氣也很不好,她與爸爸經常吵架,也會經常抱怨我不讓她省心。 當然已經是成年人了,我不能把自己在情感上的不負責行為歸責為原生家庭。 只是在這樣的分析里我更加明白自己,讓我跳出無意識且被內在匱乏驅動的狀態。 起碼可以讓自己在做一些決定和行為時有自我意識,讓明白更底層的需要是自我關愛,而不是繼續在所謂的情愛與對現實的不滿中轉圈。 05 這5年,我有很大的變化,先是事業上有了更多的收入,能力也隨著我的專注而走向專業; 再是婚姻關系有了很大跨步的增進,當我“認命”不再總是抱怨和不滿,我就可以理解的不易。 當我可以理解自己的不易,就能夠更多理解妻子,我們的感情也在相互理解中有了升華。 我們早已不在誰更愛誰的層面相互抱怨,我們給到彼此的愛是超越關系的希望對方好,我們很在乎彼此的健康和“人”,不在“事”上爭論和消耗。 在這兩項增進的基礎上,整個家庭的層級有了躍遷。 我們換了房子,換了車;并不為張揚或奢靡,是在我們可以承擔的經濟水平上改變我們的生活質量。 我們也更有能力給雙方日漸年邁的父母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站在5年后的此刻回看,我仿佛看到了一路走來的自己,感恩那個晚上喚醒我的妻子和孩子,感恩那晚在充滿消毒水的醫院走廊里愿意反問自己的自己。 我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 人不要怪命運不公,不要怪身邊人不夠好,當我們感覺生活不夠如意時,一定要花更多的心思去腳踏實地的生活和做事; 一定要保持覺察,不要期待有任何人可以在你不付出努力的情況滿足你的一切需要,靠的住的人只有自己,也只有靠自己,才可以真正幫助自己的改變命運。 如果還會有一個人出現,我會怎么樣? 自此,我內在住著一個非常富足、有力量、有自信、也足夠自愛和負責的我,我不會再迷失自我。 我可以欣賞我遇到的每一個人,但不會再無意識的從對方那里得到什么,在我心里不會有任何人可以超越我的妻子。 我也不會再做任何有損我人生福報的行為,不是被某個人愛、或者是和某個人在一起重要,是我很重要。 ![]() 咨詢 V號:ww132450 &掃碼 關于作者:北蘇,本名蘇曼,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全球薩提亞國際認證教練師(實習期),薩提亞模式婚姻家庭咨詢師,情感作家;聚焦情感婚姻咨詢工作8年+,與你一起遇見關系和睦、內在和諧、內心富足的自己。 如需咨詢,可點擊此鏈接,了解詳細的咨詢介紹 【關注北蘇公眾號,在后臺菜單欄里,有很多與婚姻情感問題相關的深度專欄合集,可通過閱讀專欄自我梳理。】 END ![]() 好文推薦 男人背叛后,不離婚也不回歸,該離婚嗎?先問自己5個問題再決定|專欄【帶你 走出背叛的痛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