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畫者沈乾坤居士的藝術世界 ![]() 導語:灰瓦覆新雪,朱門映枯枝。畫家張緒洪以墨為媒,在方寸間凝固了千年古都的呼吸。9幅京味國畫串聯起四時輪轉的老北京,尤以冬景見長。讓我們循著畫中積雪的足跡,觸摸那些斑駁門環里的京城往事。 ![]() 《京都冬趣》將宮墻朱砂色壓進漫天素白,濃烈色彩碰撞出皇家氣象,蜿蜒雪徑上的足跡,是誰赴約而來的印記? ![]() ![]() ![]() 《大雪初醒》雪是昨夜落的,人卻在今晨醒了。灰瓦上的白綿延成一片靜默,院墻的斑駁被新雪溫柔掩住,唯剩門環旁一點朱砂色的“福”字,像凍紅的臉頰般從素白里浮出來。紅門微啟的縫隙間,誰家爐火的暖意正悄然游走?推車人斜斜碾過雪徑。輪痕在碎瓊亂玉間刻下兩道深痕,卻又被樹影揉碎——虬枝如墨痕入水,將天穹割裂成幾何殘片。七只寒雀忽從枝頭驚起,翅尖抖落的雪沫簌簌墜入虛空。![]() 《秋巷拾遺》巷子把自己折成一道朱砂印,重重摁在宣紙上。兩堵紅墻相對而立,墻皮皴裂的肌理里沁出百年辰光,暗紅濃得快要滴落。風從巷口溜進來時,枝頭的嫩黃忽地醒了。是銀杏?是早桂?只許花瓣打著旋兒墜下,在青石板上拼成散落的金箔。某扇門扉虛掩著,露一掌寬的黑——里頭晾曬的衣衫,還是溫著的茶盅?霧在此時漫過來。天寧寺塔從灰白紗幕后浮出半張臉,十三層密檐漸次消隱,恍若一卷被水洇開的經書。 ![]() 竹鳥籠吊在矮墻邊晃悠:籠里的畫眉和墻外野雀隔空拌嘴,驚得幾只麻雀竄上天,翅膀掀起的風把灰云撕成了芝麻粉。 石桌石凳在墻根排排坐,頂著積雪當絨帽。桌上幾道裂痕里躺著兩行小字,像鄰居大爺隨手記的備忘錄。 ![]() 《白塔寺雪韻》雪色漫漶時,塔影浮空而起。十三重密檐挑著冰絳,恍若佛陀垂落的珠串,在灰青天幕下輕輕搖晃。檐角銅鈴凍住了聲響,卻把梵唱滲進每一粒雪塵——它們正覆滿寺墻,替朱砂紅披上素縞袈裟。 風自遼代吹來,途經八百個冬天,終于在畫家的筆尖凝成霜刃:近處的斑駁門樓低俯。門楣“福”字鮮紅如舊,雪粒卻爬上它的筆畫,替人間愿力鑲起銀邊。 ![]() 《秋風來信》老樹彎腰拾起幾片金黃,把葉子疊成信箋,擱在青磚地上。門廊里穿灰襖的老鄰居揣著手,看風從巷口郵差般跑過,衣角掃得落葉沙沙響——那件舊襖,怕是和門上的“福”字同齡。倒貼的“福”字咧開嘴笑了。它記得春天時還鮮紅嶄新,如今已被秋陽曬出皺紋。屋檐上幾只麻雀爭論不休,爪痕在瓦片間劃出五線譜,突然“呼啦”飛成滿天逗點。 ![]() 《瑞雪》瓦片剛蓋上白絨被,門環就掛起紅燈籠——“福”字像胖娃娃的笑臉,被雪粒撲簌簌親得發亮。可調皮的雪非要給院門鑲銀邊,連石階也裹上奶油霜。老樹伸出黑黝黝的胳膊,托著幾個圓滾滾的雪球。“太重啦!”枝椏輕輕哼唧,抖落簌簌冰晶。枝頭麻雀驚飛起,翅膀攪動滿天白糖粒,飛成撒歡的煙霧彈。你猜誰在門后偷笑? ![]() 學習中國畫,現為中國收藏家協會藝術顧問、榮寶齋畫院特聘畫家、中國收藏文化研究院學術委員、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專職畫家、甘肅隴原魏徵書畫院副院長院士、深圳國學堂畫院常務理事、廣西桂林市象山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上海世界未來藝苑簽約畫家、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西省瑞昌市美術家協會理事等。 他的作品風格既有傳統山水的典雅莊重,又融入現代繪畫的色彩構成理念,展現出溫蘊俊秀之美與雄渾博大的氣象。 2008 年作品《雅居》入選江西青年書畫大賽;2009 年作品《巍巍井岡山》入選北京青年書畫大賽;2018 年作品《洪巖金秋》入選江西省青年美展,《煙溪隱居》獲得中國最美游記一等獎,《井岡晨曦》參加建黨 97 周年大型書畫展;2024 年作為特邀藝術家參加河南衛視 “藝路生花” 走進法國羅浮宮畫展;2025 年參加海峽兩岸中華文化峰會,并創作大幅作品,該作品由北京中山紀念堂收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