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學科研技術發展和制藥技術突破,越來越多的現代化合藥物進入臨床,為治病救命發揮了突出作用。使用了幾千年的中醫藥,逐步退居輔助地位,未來還有一席之地嗎? 雖然中醫藥的來源像“講古”,藥理配伍成分“晦澀”,加上藥效與現代藥物相比“慢吞吞”,中醫藥仿佛很難再現過去的輝煌歷程,但經過千百年沉淀和驗證的無數藥材、藥方,是中醫的“命根子”,不可荒廢。 到了現代,部分中醫藥臨床仍有大量研究和應用,如桂枝湯、小柴胡湯、逍遙散、歸脾湯、六味地黃丸等,一些方劑還列入“國家級中藥保密配方”,如云南白藥、片仔癀、安宮牛黃丸、六神丸等。 很多人不知道,即使進入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仍有一些中藥方劑在臨床有突出功效,治療有獨特優勢,如同“掃地僧”一般的存在,還為國家和軍隊做出過貢獻,有3個藥方很典型: 京萬紅軟膏、復方丹參滴丸、季德勝蛇藥。它們當中,有的被列入“國家級戰備藥物”,有的成為“軍隊特需藥品”,參過戰、擁過軍,功勞不小。 1、京萬紅軟膏——國家級戰備藥物,代號5470。 京萬紅軟膏的前身,是距今約1800年的“黃連解毒膏”,據考證是華佗親傳弟子、東漢名醫吳普所創,為外用藥。千百年來,藥方根據臨床需要增減化裁,至1960年代,逐步確定為34味,由安徽中醫吳香山繼承。 黃連解毒膏主要成分是黃連、黃芩、梔子、紫草、紅花、桃仁、當歸尾、地榆、白芷、蒼術、冰片等,治療主要包括皮膚外創和瘡癰腫毒,如燒燙傷、凍傷、曬傷、褥瘡、帶狀皰疹、濕疹、小兒皮炎、婦科炎癥等。 1960年代,我國進行抗美援越軍事行動,美軍大量和頻繁使用國際公約禁止的燃燒武器,我軍不少官兵被燒傷,因感染而危及生命。吳香山中醫將黃連解毒膏秘方無償獻給國家,后由天津獨家生產。 黃連解毒膏經過前線戰火考驗,有效緩解了我軍官兵燒傷后的威脅,被列入“國家級戰備物資”,代號5470。 從1970年代起,黃連解毒膏改名為“京萬紅軟膏”,陸續進入北方許多家庭,當時的說法是“南有云南白藥,北有京萬紅”。 京萬紅軟膏是國家中藥保護品種,國家秘密技術品種,入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屬于國家基本藥物。2017年還列入我國《糖尿病足防治指南》,有較高的臨床使用價值。 2、復方丹參滴丸——軍隊特需藥品,編號2018JTP008。 復方丹參滴丸是現代研發和應用于臨床的中成藥制劑,是中醫藥現代化的代表藥物之一,方劑主要成分是丹參、三七、冰片,起到祛瘀止痛、活血通絡、芳香理氣的作用,1993年獲我國藥監局批準上市。 復方丹參滴丸是冠心病絞痛的基礎藥,臨床適用于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臟部位疼痛,呈現陣發、抽搐痛感,舌質紫暗,辨證為氣滯血瘀型冠心病。此外,臨床還有用于偏頭痛、中老年失眠、氣滯血瘀型高血壓的案例。 復方丹參滴丸比較牛的一點,是可以預防和緩解急性高原反應,即長期久居于平原和低海拔地區的人,進入3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區后,出現的急性高原反應。該方劑在2015年完成藥理和倫理評審,獲我軍原總后勤部頒發的“軍隊特需藥品”批件,編號2018JTP008,適用于預防和緩解高原反應適應癥。 3、季德勝蛇藥——軍隊特需藥品,批準文號2007001。 蛇蟲咬傷是古今都不少見的問題,處理不當或會危及生命,由此也成為中醫藥研究探索方向之一,并出現了全國聞名的蛇蟲咬傷“明星藥”——季德勝蛇藥。 季德勝是具有傳奇色彩的一代蛇醫,該蛇藥為季家六代祖傳秘方,可捕蛇療傷解毒。1950年代起,國家扶持中醫藥發展,季德勝所在的江蘇南通邀請其出山,季德勝遂把蛇藥秘方獻出,先在當地中醫院小試牛刀,后由南通制藥廠生產,并逐步推開蛇藥片劑型。 臨床發現,季德勝蛇藥片不僅可療治蛇傷、治毒蟲叮咬,還能鎮痛、抗炎、治療部分皮膚疾病,使用人群不斷拓展,該方劑1960年代和京萬紅軟膏一樣,投入抗美援越戰場,參過戰,立過功。 2007年,季德勝蛇藥被我軍原總后勤部衛生部列入“軍隊特需藥品”清單,批準文號是2007001號,用于毒蛇、毒蟲咬傷后的輔助治療。 季德勝蛇藥具體成分至今未公開,僅知道有七葉一枝花、地錦草、干蟾皮、蜈蚣等成分,屬于國家醫藥系統首批技術絕密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醫院急診科室必備藥,1982年獲國家質量銀質獎。 京萬紅軟膏、復方丹參滴丸、季德勝蛇藥,這3個方劑分別列入“國家戰備藥物”,或“軍隊特需藥品”,在不同的臨床戰線做出了貢獻,體現了中醫藥的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