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偉大,是連國民黨都承認的,比如張治中將軍,就在1945年出現了一次口誤,在不經意間表達了對毛主席的敬意。 1945年10月11日,重慶談判結束后,張治中為了確保毛主席的安全,親自護送他回到延安。 ![]() 飛機在延安機場降落后,無數人都去迎接,毛主席就請張治中對大家講幾句話。 張治中盛情難卻,就說:“我今天敬送毛主……敬送毛先生安全回到延安,特別感到榮幸。” 據當時在場的毛華初回憶,張治中當時確實是想說“毛主席”的,但只說了前兩個字,又突然改成了“毛先生”。 很多時候,“口誤”更能體現一個人的真實想法,很顯然,張治中的這次口誤,其實就體現了他對毛主席的敬意,想要跟大家一起喊“毛主席”,但剛說完前兩個字,突然想起了自己的身份,就臨時改成了“毛先生”。 說起來,張治中跟共產黨還是很有淵源的,他早年是孫中山先生的追隨者,信奉孫中山提出的“聯俄聯共”政策,與周恩來、惲代英等共產黨人的關系非常密切,后來雖然跟隨了蔣介石,但他跟共產黨一直保持著友好的態度,被稱為“和平將軍”、“紅色將軍”。 這次重慶談判,就是張治中親自去延安接毛主席去的重慶,談判結束后,又親自護送毛主席回到延安,通過這些天與毛主席的接觸,他對毛主席的偉大也深有感觸,不由自主地跟大家一起喊起了“毛主席”。 ![]() 不過,他畢竟是國民黨陣營的人,代表的是蔣介石,因此,當他發現這個“口誤”后,立刻又改成了“毛先生”。 等到1949年,張治中作為國民政府首席談判代表,與共產黨再次和談,等到談判破裂后,在周總理的安排下,張治中留在了北京,加入了人民的陣營。 周總理曾經評價說:“張治中這個人很復雜,又很簡單,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是一個愛國主義者。” (參考資料:《實話實說豐澤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