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 扯閑篇兒(三)一山不容二虎 (總01904-文0969) 您也許要問了,為什么要說張家長李家短,說李家長張家短不行嗎? 也行也不行,得看您在哪兒說。在特定的節點上嘴瓢了,說成張家短李家長,這可就不僅僅是犯忌,而真是要砍頭呀。不是我在這兒瞎白話,我這就引經據典的給您找兩段兒佐證。 ——【白話】北京土話。口語發音:“bái huo”。“話”變讀、輕聲。又作“白貨”“白呼”“白攉”。指空談,閑聊。 清朝秀才李馥榮在《滟預囊》中有這么一段兒:張獻忠“夜間潛查,人有私語時事,輒用石灰識其門,次日拘提究治……街民張成恩道鄰人閨門,其妻止之曰:'夜暮矣,尚說張家長李家短何為?’賊诇知,侵晨執見獻忠,問之,民以實對。獻忠曰:'我家長,他家短,是良民也。’ 賞而釋之。” 清代中葉,四川學者劉景伯在《蜀龜鑒》中說道:“有街民張承恩夜語,妻曰:'說甚張家長李家短。’邏者以告。獻喜曰:'張家長,我勝自成之兆也’。重賞之。由是告密之法繁興矣。” 文言文猛地一聽有點兒不太好懂,我再用大白話兒跟您白話白話。 在明朝歷史上有兩個著名的農民起義軍領袖,一個叫李自成,一個叫張獻忠。 這倆人是老鄉,年記相當,閱歷雷同,也曾是并肩作戰的戰友。 俗話說:“一山能容百虎,一山難容二虎”。后來,李自成、張獻忠雙雄并峙,反目成仇,互爭短長,便演繹出了“張家長李家短”的這一段兒離奇故事。 話說,張獻忠在成都的時候兒,喜歡在天黑以后派出密探、兵丁到大街小巷兒中去,蹲在人家的窗根兒底下偷聽,聽聽屋子里的人在說什么。 雖說這種做法兒有點兒鄙陋猥瑣,不大光明磊落,可他張獻忠喜歡哪,那些密探、兵丁也只能領命執行不是。 要是哪個密探、兵丁,聽見哪個嘴欠的長舌婦說了不該說的話,哪個嘴饞的酒徒傳了不該傳的小道兒消息,那個密探或是兵丁,就用白灰在他們家的門兒外邊兒先做個記號兒,第二天早清兒再來抓人。 大概您又要問了,干嘛不當場抓獲啊?您問我,我問誰去呀。也許是怕驚擾了街坊四鄰的夢鄉,或是白天抓人還有殺一儆百的效應?說不清。 怎么那么巧,在成都城,就有那么老兩口子,睡覺前坐在被窩兒里扯閑篇兒。就是因為言語間說到了“張家長李家短”這句話,險些丟了性命。 單說這天黑間,有個叫張承恩的,喝多了禍泉回到家,就跟他老婆坐在被窩兒里扯閑篇兒。張承恩借著酒勁兒,跟他老婆聊起了酒桌兒上聽來的鄰居家的事。 聊的什么事哪?您別著急,咱們在這兒先解釋個名詞兒——“禍泉”,解釋完惹禍的泉,再說惹禍的事兒。 “禍泉”在過去是酒的代稱。 宋人陶穀在《清異錄·禍泉》里說道:“置之缾(瓶。píng)中酒也,酌於杯,注於腸,善惡喜怒交矣,禍福得失歧矣,倘夫性昏志亂,膽張身狂,平日不敢為者為之,平日不容為者為之,言騰煙焰,事墮穽(jǐnɡ)機,是豈圣人賢人乎?一言蔽之,曰禍泉而已。” “禍泉”——古人管酒叫禍泉,這個名字起的好。 當我看完了這段兒陶轂對禍泉的描述,更覺著這個名字起的有意思。想想這些年看見的,聽見的那些因為醉酒而惹下的禍事,還真能把那些人那些事和這個酒名兒對號兒入座。 解釋完禍泉,咱們再接著聊張承恩喝多了禍泉回到家,跟他老婆沒完沒了的扯起了鄰居家床笫之事而引火燒身的故事。 【未完待續】 【作文】 扯閑篇兒(三)一山不容二虎 (總01904-文0969-插0418-圖04081) 圖文:梁佛心 2025年8月5日 星期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