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老底子事 憶老底子人 訴老底子情 在時光的長河里,總有一些事物雖已遠去,卻深深烙印在人們的心中。上個世紀,上海廠出品的飛馬,就是這樣一個讓人難以忘懷的存在。 ![]() 1943年,特殊的歷史時期,為了打破日偽對抗日根據地的經濟封鎖,滿足軍民對煙草制品的需求,新四軍第2師供給部所屬的新群公司應運而生,飛馬牌也在此誕生。它承載著特殊的使命,見證了那段艱難而充滿希望的歲月。標上那匹背生雙翅、在云中奔騰的飛馬,寓意著革命如駿馬奔騰,勢不可擋。 ![]() 1949年7月,上海國營中華公司采用老解放區飛馬牌商標,以解放區名煙為名進行宣傳,并改革配方,融入許昌煙葉為主、青州煙葉為輔的海派口味,讓它更貼近大眾的口味。那時,在上海的街頭巷尾,國營商店、街邊的煙紙店,都能看到飛馬的身影。那印著奔騰駿馬的黃色盒子,簡約質樸,沒有過多的裝飾,卻憑借著親民的價格和穩定的品質,迅速走進了千家萬戶。對于當時的普通百姓來說,它不僅是解乏的產品,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勞作之余,點上一支飛馬,看著裊裊升起的煙霧,仿佛能暫時驅散一身的疲憊。 ![]() 到了物資憑票供應的六七十年代,飛馬香變得更加緊俏。票成了購買它的通行證,拿到票去商店換,成了當時人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盒也有了別樣的價值,被人們小心地拆開、撫平,有的用來包東西,有的則被巧手改造成小物件,繼續發揮著作用。它見證了那個物資相對匱乏卻充滿生活氣息的年代,陪伴著人們度過一個個普通而難忘的日子。 ![]() 八九十年代,市場經濟浪潮襲來,各類品牌不斷涌現,但飛馬依然擁有自己的忠實擁躉。在茶館里、弄堂口的閑聊中,它常常是人們交流時的媒介。掏出一包飛馬,分發給身邊的人,話題也就自然而然地展開了。小小的它,承載著鄰里間的情誼,也記錄著時代的變遷。 ![]() 然而,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在九十年代中期,飛馬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當最后一批印著駿馬的盒售罄,許多人心中不免涌起一絲失落,仿佛失去了一位多年的老友。直到近年,上海廠重啟經典,讓飛馬以新的面貌回歸,瞬間喚醒了無數人的記憶。 如今,當我們再次看到飛馬,那些關于舊時光的回憶便會如潮水般涌來。它不僅僅是一包產品,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承載著幾代人的情感與記憶。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是否也曾與這匹奔騰的駿馬有過交集?你記憶里的飛馬,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來源:今日頭條“微風瀟瀟”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