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清末最杰出的紫砂刻陶名家之一,同時又是位造詣很深的書畫藝術家。他精刻的紫砂品集“詩書畫印”的金石氣和書卷氣為一體,在造型和藝術品位上力求完美大氣,故而在審美的精神內涵中,頗受文人雅士的鐘愛。 ![]() ![]()
![]()
![]()
趙松亭(1905/1925),清末杰出的紫砂刻陶名家和書畫家。不僅如此,他亦是善于經營的實業家。 1905年趙松亭創立“藝古齋”,藝古齋以仿古為特點,正好響應了當時上海熱心收藏的文人墨客好古之風。 ![]()
民國13年(1924年),軍閥混戰,陶工疏散,紫砂陷入低谷,窯場呈停頓狀態。民國十四年下半年,趙松亭投入自己所有資金(并籌集其它資金)重建龍窯,定名為“復興窯”,開廠設坊。制品供應茶坊酒肆,并將業務發展到滬上所有租界,獨占鰲頭。滬上租界內全部訂制趙松亭的“貢局”系列壺,轉手出口供不應求。 ![]()
清光緒十九年,聲譽日隆的趙松亭受蘇州大收藏家吳大澄之聘,至吳府仿造古器。在吳府,趙松亭歷觀吳大澄所收藏的鐘鼎古物及各種古陶瓷器,先摹仿古器,然后即自行創制紫砂茗壺。 因在壺底要打印吳大澄收藏印章“愙齋”款,故他以自己師承《邵家壺》,是茗壺正統中的支流為由,遂取用“支泉”為名,并鈐于茗壺蓋內。趙松亭這一時期所制茗壺,其款式渾樸雅致,簡潔明快,并于壺上自刻自畫,留下許多傳統經典之作。 ![]()
![]() 愙齋款、趙松亭制東溪刻紫泥碗燈壺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趙松亭在上海訂制一批出口南洋外銷壺,回上袁后,即聘請一批紫砂藝人到自己家做仿制壺,其中邵步云(又名云甫 )、儲銘(又名臘根)、郭其林、潘石根等為有名技師。自1906年起為趙松亭制作出口《獨鈕洋桶》至泰國,深受泰國人士歡迎。 ![]() 清晚期·趙松亭制貢局拋光提梁紫砂大壺 由于松亭先生在制壺工藝上不陳陳守舊,且有推陳出新的開拓精神,故他的制壺工藝有承上啟下的推動作用,對后世的制陶藝人影響很大。 至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期,趙松亭的生意越做越大,經營規模亦越來越大,名氣也越來越響。各家店號,廠家紛紛仿效。趙松亭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廠房有四十多間,成型工人有幾十名,可謂是經營有方的紫砂大戶,名副其實的實業家。 1934年,趙松亭逝于宜興上袁村,享年81歲。 ![]() 清 趙松亭延年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