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篆刻家陳巨來在《安持人物瑣憶·記十大狂人事》中的記載,結合白蕉的書法理念與相關言論,對白蕉先生書學理念簡要介紹如下: 白蕉先生是“二王”帖學代表人物,他自視甚高,曾說“仆師法魏晉,友于隋唐,平視有宋,冥索十年,若有所知”。 在他看來,書法上他只欣賞魏晉,唐、宋、明、清的書家雖有創新,但風姿和層次感上無法與魏晉相比,近代書壇更沒有能與他并肩之輩。 ![]() 他曾直言:“中國無一人懂書法、擅寫字,反不如日本人有所得,'吾道其東乎’。即如康有為,其字亦不過'爛草繩’耳。”這段言論包含多層態度: ![]() 康有為對聯《龍云天馬》,大家康南海可能有偏見,他的書法主要出處:陳摶老祖碑和千秋亭記碑以及石門銘等 1、對近代中國書壇的整體否定:認為當時中國鮮有人真正理解書法精髓、擅長書寫,反觀日本在書法傳承與研究上更有收獲,甚至感慨自己堅守的以二王為核心的正統帖學之道,或許要在東方的日本得以延續。 2、對康有為及碑學風氣的批判:直指碑學代表人物康有為的書法“如爛草繩”,強烈否定其風格,暗含對當時書壇主流碑學風氣的不滿,凸顯了他對帖學傳統的堅定維護。 此外,白蕉曾自評“仆師法魏晉,友于隋唐,平視有宋,冥索十年,若有所知”,可見其自視甚高,認為自己深入領悟了晉唐書法精髓,而當時書壇要么背離傳統、趨向功利,要么作品浮躁淺薄,難有共鳴者,這也成為他發出上述尖銳言論的深層原因。 從書壇實際看,近代有沈尹默等帖學大家、吳昌碩等碑學巨匠,他們各有建樹,絕非“無一人懂書法”。白蕉的話更多是對當時書壇浮躁風氣的批判,以及對自身藝術理念的堅守。 那么到底白蕉先生有沒有實力說這話,且看手札作品才有最好的例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