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元不動 浮云任去來 throuah ![]() ![]() ![]() ![]() ‖插畫: DNA2725 獨來獨往,獨生獨死。 ——《無量壽經》 釋義: 獨自來,獨自去,獨自生,獨自死。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立存在的,沒有誰能夠完全依賴他人而生存,縱使親如至親,也會有疏遠離去的時候。 所見諸佛, 皆由自心。 ——《華嚴經》 釋義: 人生是一個自我修行的過程,你想要什么樣的生活,就要把自己修煉成什么樣子,唯有從內心修持,方得幸福與正果。 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 唐·神秀禪師《偈一》 釋義: 高級的自由是自律,低級的自由是放縱。每一個成功的人背后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每一個光芒四射的人背后都是一次又一次的意識覺醒。 問菩薩為何倒座,嘆眾生不肯回頭。 ——南京雞鳴寺 釋義:詢問為什么觀音菩薩會以倒座的姿態出現,感嘆觀普菩薩對于眾生沉溺于世間苦難、不愿轉向佛法尋求解脫的深切同情和惋惜。 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杭州靈隱寺 釋義: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以一顆坦然的心看世事紛紜,不求萬事皆如意,一半稱心足矣。 人生沒有絕對的圓滿,半稱心也不是什么都不做,聽之任之,隨波逐流,它是一種積極的處世的態度。 一件事,如果我們花了十分精力去精雕細琢,還是無法成功,達不到想要的結果。 這時候,就需要聽從天命,享受前進的過程,也是一種豁達。 ![]() ![]() ![]() 既知身是夢, 一任事如塵。 宋·范成大《十月二十六日三偈》 釋義:既然知道人生短暫,世事如夢一般虛幻,那么就任由萬事萬物像塵埃一樣隨風飄散,不必太過在意。 合會有別離, 無常難得久。 ——《佛說鹿母經》 釋義:在人生的旅途中,聚合與分離是常態,沒有哪一種狀態能夠永久不變。 以一燈傳諸燈, 終至萬燈皆明。 ——《妙法蓮華經》 釋義: 通過一個人(或一盞燈)的光明(知識,智慧或信仰),可以照亮他人,進而傳遞給更多的人,最終使得無數人都能獲得光明。 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金剛經》 釋義: 現象背后并無固定的、固化的自我或本體,一切都在流動變化之中。 殘缺即完美,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你也體會不到快樂。 / ![]() ![]() ![]() 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 ——杭州靈隱寺楹聯 釋義: 不主動談論或參與世俗的紛爭、八卦和是非,就能保持內心清凈,沒有雜念。 方外云山無非幻境,靜中歲月自有長春。 ——山西安廣仁寺楹聯 釋義: 世間一切事物的本盾都是變化無常、短暫而虛幻的,唯有內心的平靜與自然的美麗才是永恒不變的。 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唐·布袋和尚《插秧偈》 釋義: 當我們身心不再被外界影響,才能悟道。正是因為農夫插秧時退后,所以插秧工作才會有進展。 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宋·釋祖珍《偈三十五首其二十二》 釋義: 不要過分沉溺于過去的成敗得失,也不必過度焦慮未來的不確定因素,而是應該專注于當下,珍視眼前的人和事,竭盡全力做好每一件事。 青山元不動, 浮云任去來。 / 釋義: 青山始終巋然不動,浮云卻來來去去。比喻本心如同青山,外界的紛擾如同浮云,不必在意。 萬法皆空, 因果不空。 / 釋義: 世間萬物本質是空,但因果法則真實不虛。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時刻提醒自己行善積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