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是西漢的開國功臣,漢高祖劉邦曾評價張良:“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從劉邦對張良如此高的評價不難看出,張良在劉邦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然而張良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能夠功成身退的謀士。他的后人創建的一個教派,更是影響了我國上千年的歷史。 張良的父親和祖父都是戰國時期韓國的大臣,因為秦國滅亡了韓國,所以張良一直記恨秦國。 公元前218年,張良帶著一名大力士在博浪沙刺殺巡游天下的秦始皇,而一舉成名。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后,張良也趁機召集了一百多個人,準備加入反秦起義大軍。 起兵不久之后的,就遇到了同樣已經起兵反秦的劉邦。 因為劉邦能夠聽取張良的建議,所以張良和劉邦一見如故。 劉邦后來能奪取天下,與張良的輔佐,有很大的關系。 當時劉邦和項羽約定,先進入秦朝都城咸陽的人,就可以被封為王。 這個約定對劉邦有著巨大的利益價值,因為劉邦和項羽,無論是誰先進入咸陽,就可以在政治上獲得巨大的優勢地位。 因為他們成為王后,就不再是給楚懷王打工的了,而是有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屬于給自己創業了。 只是當時項羽的軍隊更厲害,劉邦與項羽兵分兩路,在向咸陽進軍的時候,劉邦心里十分著急,他擔心項羽會在自己的前面進入咸陽。 恰恰在這時,劉邦的軍隊又無法攻破秦軍駐守的峣關。 在這關鍵時刻,張良幫了劉邦一個大忙。張良讓劉邦用錢財賄賂峣關的秦軍守將,因為張良得知秦軍在峣關的守將,是一個屠夫的兒子,像這種人,只需要用錢財就能收買他。 果然!劉邦按照張良的計策行事,輕而易舉的就拿下了峣關。 劉邦的軍隊順利進入峣關后,為劉邦進入咸陽,爭取了時間,也讓劉邦在與項羽的賭注中,成為了勝利者。 然而劉邦進入咸陽后,看見無數的珍寶和美女,還有豪華的宮殿,也開始沉淪。 這個時候還是張良站出來,對劉邦進行勸諫,才讓劉邦清醒過來。 劉邦在張良的勸諫下,將秦王宮的珍寶都封存了起來,并且命令軍隊不準騷擾老百姓。 劉邦的這一做法,很快就獲得了民心,并為他后來奪取天下,奠定了基礎。 劉邦先進入咸陽后,項羽心里就不爽,于是就想要攻打劉邦。 在這關鍵時刻,又是因為張良,才讓劉邦避免了被項羽覆滅的情況。 因為項羽的叔父項伯與張良是老朋友,于是在項羽攻擊劉邦前,項伯就將這一消息通知給了張良。 張良在得知消息后,并沒有想著逃跑,而是將項伯引進給劉邦。 后來在項伯的幫助下,劉邦帶著張良等人前往鴻門向項羽謝罪,成功避免了被項羽消滅的命運。 在楚漢爭霸的時候,劉邦在彭城被項羽擊敗,幾乎全軍覆滅,劉邦的父親和妻子更是被項羽俘獲。 就在這關鍵時刻,張良又看準項羽內部的裂痕,為劉邦獻了一計。 張良要劉邦利用英布和彭越與項羽的矛盾,去離間三人的關系。 彭越和英布都是項羽手下的猛將,劉邦聽從張良的計策,成功離間了三人的關系,然后扭轉了楚漢之間的戰略地位。 張良憑借自己的謀略,一次又一次的幫助劉邦化解危機,可以說是沒有張良,可能就沒有后面劉邦的皇位。 然而!在劉邦奪取天下后,張良并沒有居功自傲,他深知鳥盡弓藏的道理。 張良拒絕了劉邦的巨大賞賜,只要了與劉邦項羽時所在地方的一塊封地。 張良在漢朝建立后,便很少參與朝政,他寵信黃老之學,躲在清凈的地方,專心修道養精。 也正是因為張良的急流勇退,讓他的后人也能在后來的朝堂爭斗中,避免被卷入漩渦之中。 公元142年,漢順帝漢安元年,張良的第八世孫張道陵,創建道教。 道教也是我國五大宗教中,唯一由中國人創立,并發源于中國的宗教。 從道教創建那一刻起,歷經歷朝歷代,至今在我國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