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刷到一個帖子,挺有趣。 電梯里碰上領導,對方說:你是小張吧? 但你姓李,來公司的時間也不短了,只不過在領導眼里,存在感有點低。 這種情況,你要怎么回應? 帖子下方的評論區中,網友們各顯神通。 有自嘲的:領導,都怪我是個小透明,沒讓您記住; 有直截了當的:不不不,我不是小張,我是小李; 有陰陽老板的:您真厲害,都會張冠李戴了; 有開玩笑的:您叫我小張就行,不過大家都喊我小李; 還有借機表現的:雖然不是小張,但我以后向小張學習,給您一個好印象。 有人說,領導面前說話,你得帶腦子,情商高一點;有人說,坦誠是必殺技,講那么多技巧干嗎;還有人說,要是我碰上這種事,肯定難過極了,工作這么多年,領導連我是誰都不知道…… 不一樣的認知,帶來不一樣的反應。 人生沒有彩排,每天都是現場直播。 碰上糗事、急事;遇到難事、爛事,都很正常。 但第一反應如何,卻體現著一個人的見識和格局。
遇糗事,不當真 被領導“張冠李戴”,也算糗事一樁。 但更糗的是,把領導“張冠李戴”。 我同事小趙,剛來團隊時,大伙私下里已經告訴他,主管姓王。 但一次晨會上,輪到他發言時,小趙還是緊張地脫口而出:張主管…… 意識到喊錯后,小趙的臉立馬紅到耳根,哪怕主管并不介意,他還是羞愧地無地自容。 晨會結束后,小趙整個人都慌了,干什么都心不在焉。 有前輩安慰他:沒事,別往心里去,大伙轉頭就忘了。 但小趙不這么認為:大家肯定心里笑話我,領導說不定也覺得我怠慢他…… 想著想著,他又擔心起自己的前途,又害怕這事傳遍公司,便愈發惴惴不安。 實際上,領導和同事們都不介意,也十分理解小趙不過是太緊張口誤了。 然而,小趙過不去心里的坎兒,內耗了很久。 其實,工作上出點岔子、碰上糗事在所難免。 帖子#上班糗事合集#中,就有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段子。 公司聚餐,咬了一口蝴蝶蝦,爆漿芝士飆到老板臉上; 找領導簽字,臨走時一甩胳膊,簽字筆劃破老板的臉……
所以你看,生活中總有這種略帶幽默感的小插曲。 大家笑一笑就過去,又不是什么大事,不必往心里去。 千萬別和我同事小趙那樣,一點事就當真,令自己陷入內耗。 作家王瀟說:“不要把自己綁死在工作上,職場也需要松弛感。” 學會調整自己的狀態,對待工作與生活,不要總是緊繃著心里的弦。
遇急事,不慌張 在報社工作的那幾年,我最佩服的,就是新聞組的劉主編。 新聞稿件,大都是追熱點,很著急,但劉主編從不慌張。 一次,新來的記者,因為采訪過程中與當事人起了爭執,對方拒絕配合,原本當晚要發的稿子,怕是來不及了。當時,整個團隊都蒙了,一邊埋怨記者同事,一邊擔心上司問責。 關鍵時刻,劉主編慢悠悠從辦公室出來,打個車就去了當事人那里。 不知道他怎么溝通的,反正最后人家乖乖配合,稿子如期發送。 還有一次,實習生的稿子臨時被撤,報刊眼見要開天窗。 大伙急得團團轉,劉主編定了定神,趕緊想了主題,聯系了資深作者馬上開寫。 之后,他組織一伙人校對、排版,忙活到凌晨,終于順利交付印刷。 很多年后再回想起這兩件事,我依然感慨很深。 生活總有突發狀況,大事小事令人應接不暇。 再碰上點急事,人很容易自亂陣腳,越忙越沒有頭緒。 這個時候,第一反應一定是鎮定。 先讓自己靜下來,安靜了,思路就清晰了。 慌中出錯,靜中生智。 事來得越急,人越要冷靜。
遇難事,不犯慫 美國有位人稱“佛商”的商業奇才,叫麥克爾·羅奇格西。 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后,他曾前往印度潛心鉆研佛法多年。 獲佛學博士學位后,麥克爾還想繼續研究佛理,師父卻鼓勵他回國工作。 師父說:“忙碌的辦公室才是真正的生活,也是檢驗你這些年學習成果的最佳地方。” 如果說人生是一場修行,真正的修煉不在山上,不在廟里,而在生活之中。 那生活中的什么事,最歷練人呢? 不是那些順利的、簡單的,而是那些為難你的、令你痛苦的。 也就是說,碰上難事,也就迎來了修行自我的機會。 困難面前,是一邊犯難一邊后退,還是勇敢地迎上去,結果大有不同。 說到這點,我就很欽佩作家松浦彌太郎。 松浦彌太郎家境不好,年紀輕輕就輟學打工。 18歲時,他用打工攢下的錢買下一張前往美國的機票。 抵達美國后,他語言不通,無親友相靠,日子過得舉步維艱。 但他沒有一蹶不振,而是迎難而上,愈挫愈勇。 他自學英語,鍛煉生存技能,終于在異國他鄉站穩了腳。 后來回國后,37歲,松浦開書店創業,41歲,擔任《生活手帖》的主編。 但同樣的,又遇到重重困難,不是書店倒閉,就是雜志賣不出去。 為了辦好《生活手帖》,他花時間收集了很多生活技能。 比如:怎樣釘好釘子、怎樣做出美味荷包蛋、怎樣收藏最節約空間…… 在松浦精心運營下,這本雜志最終成了銷售過百萬冊的殿堂級生活指南。 而松浦彌太郎,也成了“全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 生活不簡單,賺錢也很難,人生多有磕磕絆絆。 遇難事的第一反應,不要再打退堂鼓。 唯有直面它,才能戰勝它。
遇爛事,不糾纏 作家李尚龍講過自己的一段經歷。 一天,他跟父親開車去商場購物。 離開時,因為五塊錢停車費,父親和保安起了沖突。 說實話,這錢收得不合理,停車時間很短,理應免費。 所以,父親堅決不給,但保安堅決不讓他們離開。 眼看著事情越鬧越大,李尚龍趕緊走過去,掏出五塊錢遞給保安。 父子倆被放行后,父親非常不高興,臉色陰沉沉的。 李尚龍解釋說:“今天才開始,為五塊錢把一天的心情搞壞,值得嗎?” 聽了這話,父親一拍大腿:“哎呀,是啊!真沒必要。” 碰上爛人爛事,最好的做法,就是立馬離場,絕不多停留一秒。 看過一則寓言: 一只駱駝在沙漠里跋涉,突然,腳掌被什么東西劃破了。駱駝很生氣,狠狠踢了幾腳地面,結果腳掌鮮血直流。 就在這時,天空盤旋的禿鷲,聞著血味過來了。禿鷲在駱駝頭上飛來飛去,駱駝忍不住朝禿鷹嘶鳴。 結果,駱駝的叫聲,又引來了沙漠中的狼。逃跑過程中,腳掌上的血,又引來了食人蟻。 一系列連鎖反應,最終把駱駝害死了。 我們覺得駱駝傻,但生活中,我們也時常忍不住陷入爛人爛事的泥潭。 周國平說:
人生要有不較勁的智慧,不和自己、別人和老天較勁。
生活中的種種爛事,你越糾纏,陷得就越深。 只有以最快速度離場,才能避免爛事發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