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熱猶甚,已是立秋。隨著夏天的姍姍落幕,終將迎來天涼好個秋。 收拾起一夏的燥熱情緒,去邂逅清涼靜美的秋天吧。天將更高,云將更淡,桂花將陣陣飄香,甜潤的氣息彌漫在微涼的空氣里,浪漫與詩意無處不在。 ① 秋天,該有一處庭院,幾畝閑田,還有大把的光陰,用來安放半生的兵荒馬亂。 因人而異,有人喜歡生活便捷,繁華安逸的都市,就有人喜歡草木清新,泥土芬芳的田園。 始終認為,一旦回歸自然,親近田園,過上了簡單淳樸的日子,內心就會坦然而寧靜。偶爾回顧過往,抑或放眼未來,一切都將云淡風輕,不足以掛齒。 活著,重要的是健康與快樂,這與豪宅名車無關。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就是主人。掙脫世俗羈絆,過上自由自在的山居生涯,就是最大的幸福夢想,支撐著平凡的我,踽踽行走于漫漫人生路。 被困城市多年,又沒有真正融入城市,難以適應車馬喧囂。幸好以詩詞為舟輯,載我一程,在閑暇時得以消愁解悶,尋覓曲徑通幽的桃源佳境,漫步于精神的后花園。 以下是一首無名氏的詞作,讀來句句入心,符合我理想中的生活。春有百花,夏有涼風,秋有皓月,冬有白雪。然而,這在城市欣賞與在鄉野欣賞,其實大相徑庭。 當一個人不再追名逐利,回到自然的環抱,就會身心放松,如同曠野里的一棵樹,一邊仰望天空,一邊把根深深扎進土里。那么踏實,又那么自由。 臨江仙 佚名〔宋代〕 快活無過莊家好,竹籬茅舍清幽。春耕夏種及秋收。 冬間觀瑞雪,醉倒被蒙頭。 門外多栽榆柳樹,楊花落滿溪頭。絕無閑悶與閑愁。 笑他名利客,役役市廛游。 ② 春采百花為飲食 吳承恩〔明代〕 春采百花為飲食,夏尋諸果作生涯。 秋收芋栗延時節,冬覓黃精度歲華。 這首詩使我想起《圣經》,里面有句話:“你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圣經》又說:“你們看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里,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它。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 細細回味這些經典的話語,內心就會釋然很多。再讀上面的這首詩,不得不承認大自然是寬厚仁慈的母親,呈現物質豐饒,一年四季滋養我們的身心,不至于饑荒貧乏。又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生活既簡單原始,又遙不可及,類似于梭羅的《瓦爾登湖》。大多數人肩負責任,無法真正逍遙自在。縱算有田園夢,也要等到時機成熟,絕不能做世俗的逃兵。 ③ 題畫豆玉蜀黍 王彰〔清代〕 雨過疏籬蟋蟀鳴,夕陽西下月初生。 鄉村風景秋來好,一架新涼話豆棚。 是一幅畫的題詩,迎面而來是清新的田園氣息,“鄉村風景秋來好,一架新涼話豆棚”這句格外經典美好。 剛剛下過一陣雨,帶來濕潤與涼風,滌盡秋后的暑氣。時間不緊不慢地流逝著,夕陽慢慢地從山的那一頭沉下去,沉下去……直到絢麗的彩霞鋪滿了天邊,云朵幻化出多彩多姿的模樣,當這一切慢慢黯淡下去,一彎新月悄悄地出現,它靜靜地俯視人間。 初秋的風,那么輕輕巧巧,溫溫柔柔。吃罷晚飯的鄉人們,搖著蒲扇,搬來老舊的竹椅子,坐在陰涼的豆棚底下,你一言我一語,閑話家常。這就是鄉村的日子,松弛愜意,儼然一幅絕佳的初秋美景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