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郵政局消息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九次代表大會》小型張郵票圖案表現了云夢秦簡戰國“黑夫”木牘家書正面及背面;邊飾背景中展開的竹簡似一條時光長河,在象征中華文明的浩瀚星空里蜿蜒伸展,穿越千年、對話古今,蘊含了中華文明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的思想智慧。圖案現予公布并征求意見。 睡虎地秦墓竹簡,又稱睡虎地秦簡、云夢秦簡、云夢睡虎地秦簡,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夢縣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簡,這些竹簡長23.1~27.8厘米,寬0.5~0.8厘米,內文為墨書秦隸,寫于戰國晚期及秦始皇時期,包含1155枚竹簡、4萬余字,反映了篆書向隸書轉變階段的情況,其內容主要是秦朝時的法律制度、行政文書、醫學著作以及關于吉兇時日的占書,為研究中國書法、秦帝國的政治、法律、經濟、文化、醫學等方面的發展歷史提供了詳實的資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 片圖選取的文物是出土于湖北云夢縣睡虎地4號墓出土“黑夫家書”木牘。該片木牘,長23.4厘米、寬3.7厘米、厚0.25厘米;另一枚則略有殘缺,長16厘米、寬2.8厘米、厚0.3厘米。兩片木牘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共計527個,據考證,這是我國已知最早的家信。墓主人是生活在戰國晚期的一名普通秦國人,名叫衷。這兩枚木牘,正是黑夫與驚寫給家中長兄衷的家書。它們被衷視為珍寶,帶入墓中作為陪葬品,得以保存至今。作為中國第一封家書的發現不僅為淮陽之戰提供了真實可靠的史實依據,還延伸出來許多秦國軍事制度等相關議題,如秦代士兵衣服的供給問題,以及當時的郵傳通信發展情況。 |
|
來自: 林春集郵 > 《2025編年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