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過半,從兒子的字跡和行動拖延中,我能清晰地感知到他累積的疲憊。強拖著這樣的身心繼續(xù)與無盡的作業(yè)纏斗,效果只會離理想越來越遠——那份疲憊感,我自己也曾深切體會過,深知它如何蠶食專注與質(zhì)量。 而我的狀態(tài),又何嘗不是如此?細節(jié)早已泄露端倪:頻頻遺忘瑣事,時而心不在焉,甚至兒子呼喚也置若罔聞;面對繁雜事務(wù),常常茫然無措,不知從何下手,仿佛做了許多準備,又仿佛什么也沒做。這種“亂”,正是身心俱疲的信號。我意識到,我們都需要停下。 及時的暫停,而非懈怠。如同弓弦需要松弛才能蓄滿下一次的力量,心靈的休憩,是為了清空紛擾,讓條理、耐心、專注和那份內(nèi)在的篤定重新生長。只有這樣,才能以更飽滿的狀態(tài),迎接暑假下半場的生活挑戰(zhàn)。 于是,我決定:今天,學習暫停,日常工作暫停。只做一件事——全心全意陪和兒子玩一天。 帶他去看一場電影,去公園漫無目的地閑逛。讓作業(yè)和工作的重擔暫時卸下,把身心徹底交給純粹的快樂與散漫的時光。 這個決定,在這個幾乎與兒子朝夕相處的暑假里,意義非凡。想起暑假初提議出游時,他那份異常的平靜——“去也行,不去也沒關(guān)系”——少了以前的雀躍與急切。 那一刻,我清晰的意識到:我的小男孩,正悄悄長大。 成長,總會在不經(jīng)意間改變著親子關(guān)系的模樣。 兒子馬上五年級了,然后就是小升初,之后便是青春期。那時,他的世界會更多地轉(zhuǎn)向朋友和自我探索,當下父母能如此親密無間、隨時陪伴的時光,將變得無比珍貴且稀少。 因此,在他依然愿意依賴我的肩膀、分享他的小秘密、甚至和我一起做些幼稚的事情時,我選擇緊緊握住這段時光。 這既是對過往可能缺席的溫柔補償,也是對未來的我們,共同儲蓄下抵御歲月風雨的溫暖記憶。 坐在電影院的黑暗中,前塵的牽掛與未來的憂慮仿佛都消散了。我們沉浸在《長安的荔枝》的光影里。小吏李善德,為了拯救家人,迸發(fā)出驚人的勇氣與智慧。 他殫精竭慮,克服重重天塹,甚至在圍追堵截中也未曾放棄。那份“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孤勇與執(zhí)著,看得人熱血沸騰,身心震顫。 而他發(fā)配嶺南后聽聞國破,他錐心的悲慟,更顯赤子情懷的深沉。 這故事讓我看到,真正的力量不僅源于守護小家的責任,更源于那份超越個人得失的赤誠與擔當,還有永不放棄的精神。 說是媽媽陪兒子玩,何嘗不是兒子在陪伴我?若沒有兒子小手溫暖的牽引,我或許也失去了沉浸于光影世界的閑情。 ![]() 恰逢今日立秋,走出影院后,我和兒子捧著“立秋的第一杯奶茶”,步入公園。 滿眼仍是盛夏般濃得化不開的綠意,生機勃勃,不見肅殺。清新的空氣沁入心脾,兒子在身旁雀躍,蕩著秋千,望著湖水與荷花。身心是久違的放松與愜意,喧囂煩惱仿佛被隔絕在外。 突然,天空烏云密布。兒子著急道:“要下雨了媽媽,咱們趕緊回家!” 我笑著拉住他:“不必急,你該玩玩。下雨也不會耽誤我們,雨中漫步豈不更有趣?” 大雨傾盆而下,我們笑著躲到一棵大樹下。雨點敲打著樹葉,奏出自然的樂章。我們并肩看雨、聽雨、賞雨,這份意外的插曲,竟成了別樣的愜意與驚喜。 這立秋日的雨,仿佛一場及時的洗禮。它洗刷了累積的疲憊,也印證了我們的選擇:真正的休憩,有時在于接納意外,享受當下不期而遇的美好。 停下腳步,用心陪伴,感受彼此的存在與自然的饋贈——這片刻的寧靜、歡笑與掌心的溫度,便是生活贈予我們抵御漫長歲月最溫暖的力量源泉。 留點時間,與自己在一起。 用文字梳理生活治愈自己。 感受自己的內(nèi)心愉悅自己。 2025年更新第93篇??你 |
|
來自: 新用戶4722GQCk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