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專家:王蕾 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地研究員,生態學博士 “等車的時候被咬了!”“半夜被蚊子嗡嗡聲吵得睡不著!”夏天進入了蚊蟲活躍期,蚊子不僅帶來瘙癢,更可能傳播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疾病。 其實,不同蚊子的“上下班時間”大不相同,而且還有能“吃掉”花蚊子的“巨無霸蚊子”。那么,到底誰在深夜叮你,誰在白天偷襲呢? 夏季常見的蚊子主要有三類:庫蚊、按蚊和伊蚊。它們的“工作時間”和“作案風格”截然不同,有的偏愛深夜“加班”,有的則在日出日落時“打卡上班”。 庫蚊 圖源:百度百科 庫蚊是我們最熟悉的“夜間訪客”,體型中等,顏色棕黃、暗棕或黑色,翅膀無花斑,靜止時身體與墻面平行。它們的活動高峰集中在19:00-23:00和凌晨2:00-4:00,尤其喜歡在臥室、客廳等室內環境“蹲點”。庫蚊幼蟲滋生于污水、下水道、積水容器中,是傳播乙型腦炎的元兇之一。 按蚊 圖源:百度百科 按蚊,又稱瘧蚊,翅膀上有黑白斑點,停息時身體與墻面成30°-45°角。它們的“工作時間”覆蓋黃昏至黎明,19:00-21:00和凌晨4:00-6:00是叮咬高峰,尤其在氣溫較高、有月光的夜晚更活躍。按蚊幼蟲多生活在稻田、池塘等清水環境中,是全球致死率最高的蚊媒疾病——瘧疾的主要傳播媒介。 ![]() 伊蚊是最“囂張”的一類——白天全天可叮咬,尤其偏愛日出后2小時和日落前2小時,堪稱“早晚高峰通勤族”。它們體型小巧,身上有黑白相間的斑紋,攻擊性極強,即使被揮手驅趕仍會反復叮咬。 伊蚊也就是俗稱的花蚊子,作案地點多在戶外,幼蟲則滋生于花盆托盤、廢棄輪胎等小型積水處,與人類生活環境高度重疊。更危險的是,伊蚊是登革熱、基孔肯雅熱、寨卡病毒的主要傳播媒介,廣東佛山暴發的基孔肯雅熱疫情,罪魁禍首正是白紋伊蚊。 比起瘙癢,伊蚊傳播的疾病危害更大。 偶爾我們也會碰到體型巨大的蚊子——華麗巨蚊,它的體形約3.5厘米,紫紅色帶金銀斑紋,比普通蚊子大10倍。不過,不用擔心它咬人,華麗巨蚊的成蟲不吸血,只吃花蜜和植物汁液,其幼蟲則會捕食其他蚊子的幼蟲。而且,華麗巨蚊的幼蟲滋生環境與伊蚊高度重合,也因此被用以“以蚊防蚊”。 華麗巨蚊幼蟲吃白紋伊蚊幼蟲 圖源:央視網 此前,佛山投放了實驗室培育的華麗巨蚊幼蟲,目標是通過“天敵壓制”減少伊蚊數量。同時,還釋放了253萬只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絕育雄蚊——它們與野生雌蚊交配后,蚊卵無法孵化。 針對“花蚊子”:日出日落時段加強防護 白紋伊蚊在日出后2小時和日落前2小時最活躍,此時外出需穿淺色長袖衣褲,暴露皮膚涂抹含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等成分的驅蚊劑,盡量避免在樹蔭、草叢、積水處逗留,這些都是伊蚊的聚集地。 清除孳生地:每周翻盆倒罐 伊蚊幼蟲依賴小型積水繁殖,家庭積水占孳生地的60%。建議每周給水培植物換水,并清理積水容器。 生物+物理防護:安裝防蚊屏障,種植驅蚊植物 門窗安裝防蚊紗網,夜間使用蚊帳,尤其嬰幼兒和孕婦,更需要防護。還可以種植薄荷、香茅、迷迭香等植物,其氣味可驅趕蚊蟲。 化學消殺:選對藥劑 戶外消殺建議在伊蚊活躍期使用擬除蟲菊酯類藥劑。家庭使用蚊香液、氣霧劑時,選擇低毒產品,避免與食物接觸。 蚊子叮咬不是小事,而是關乎健康的大事。庫蚊深夜“加班”,按蚊晨昏“打卡”,伊蚊日出日落“高峰期”作案。避開蚊子的“工作時間”,清理身邊的“積水產房”,遇到華麗巨蚊別誤傷! 你被哪種蚊子叮過?有哪些獨家防蚊妙招?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
|
來自: 馬拉cml37vnyza > 《感染性疾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