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月霞。 女教師一枚,退休后玩自媒體,做讀書主播,探店達人,感恩文字的路上與你相遇。 ![]() 最理想的退休生活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讓自己時刻保持良好的狀態,在養生、養心、養情、養氣中,把日子過成詩。 01 養生:把日子過成緩慢的修行 身體是晚年幸福的基石,養生藏在一粥一飯、一舉一動的日常里。 清晨醒來,不急著起床,賴在床五分鐘,踢踢腿,伸伸腰,轉轉身子,活動幾下,讓身體從沉睡中溫柔蘇醒。 早餐喝碗亞麻籽配雞蛋,營養又養脾胃,再泡一杯乳茶,邊喝邊寫字。 每餐只吃七分飽,給腸胃留些余地,兩餐之間吃點水果,零食,多喝水。 飯后穿上寬松T恤,出門散步半小時,曬曬太陽補補鈣,比保健品更見效,回家時順便買菜。 把跳廣場舞當成運動,既能舒展筋骨,又能在又沒的音樂聲中,愉快心情。 睡前泡腳20分鐘,加點艾草或生姜,暖了腳也暖了心。 時不時找家店,去好好按摩一下肩頸,或者頭療養發,放松身心,緩解疲勞,讓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感受到呵護與滋養。 養生的真諦,從來不是與歲月對抗,而是順應自然,讓身體在規律中保持活力。 02 養心:給精神找個棲息的角落 退休后最怕心靈空虛,養心就是給精神世界種滿鮮花。 重拾年輕時的愛好,愛書法就鋪開宣紙,讓墨香浸潤時光。 喜繪畫就拿起畫筆,用色彩裝點生活。 哪怕只是養幾盆綠植,看著它們抽芽開花,也是一種治愈。 保持閱讀的習慣,不必啃大部頭著作,散文、傳記、詩詞都行。 在文字里遇見不同的人生,既能開闊眼界,又能沉淀心緒。 試著學一項新技能,智能手機、短視頻剪輯、烘焙烹飪,每一點進步都能帶來成就感。 別讓瑣事擾亂心神,遇到煩心事時,深呼吸三次再開口。 睡前寫寫日記,把煩惱留在紙上,讓心靈輕裝入睡。 養心如同養花,需要耐心澆灌,才能開出從容淡定的花。 03 養情:讓溫暖成為生活的底色 人是群居動物,再好的日子也需要情感的滋養。 常和家人聚聚,每周二晚上和兒子媳婦聚聚餐,每周六和老媽老妹逛逛街,每月一次和老伴小旅行,讓親情在陪伴中愈發濃厚。 多和老友聯系,一起喝茶聊天,回憶青春往事,聊聊文學趣事,那些懂你的人,最能熨帖心靈。 主動結交新朋友,廣場舞的伙伴,探店時的搭子,興趣相投的人,總能碰撞出歡樂的火花。 學會表達愛意,給老伴一個擁抱,對子女說聲牽掛,簡單的溫情最能溫暖歲月。 別把自己關在家里,多出來參加文學品讀會,或者逛逛書店圖書館,哪怕只是小區里走走,和鄰居聊幾句,和買菜的大姐問候一聲,都會讓生活充滿陽光。 養情就是積攢溫暖,當身邊被真情圍繞,日子自然熱氣騰騰。 04 養氣:活出從容不迫的姿態 一個人的氣質里,藏著他對生活的態度。 養氣要學會放下,不糾結過往的得失,不焦慮未知的將來,活在當下,便是最好的狀態。 遇到不順心的事,告訴自己“沒關系”,人生下半場,輸贏早已不那么重要。 保持豁達的心態,不攀比、不計較,別人家的生活再好也是別人的,自己的日子安穩就好。 晨起時對著鏡子微笑,告訴自己“今天也會很棒”,積極的心理暗示能滋養底氣。 培養“鈍感力”,不為小事較真,不為閑言碎語傷神。 遇到不平事時,退一步海闊天空;被人誤解時,清者自清無需辯解。 養出沉穩大氣的心境,歲月自然會溫柔以待。 寫在最后: 退休后的生活,就像一幅空白畫卷,如何描繪全看自己。 養好身體,才能享受山河遠闊;養好心靈,才能笑對世事變遷;養好情感,才能溫暖漫長歲月;養好氣息,才能活出優雅姿態。 從今天起,用心經營生活的點滴,你會發現,最好的養老方式,就是把自己養得越來越好。 當你容光煥發、心態平和,福氣自會不請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