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唐朝以“胖”為美,女人們是不是都得像楊貴妃那樣豐腴、性感才算美?但別被那些電視劇給騙了!唐朝的“胖”可不是病態、臃腫的胖,而是豐腴健碩,是健康與活力的象征。大家知道楊貴妃真實體重是多少嗎?說出來之后,保證讓那些天天嚷著“穿越到大唐就不用減肥了”的女孩們,瞬間笑不出來。 唐朝人“以胖為美”的美學可不是空穴來風,它背后可是藏著淵源。唐朝皇帝李氏家族的祖上是鮮卑族,生活在廣袤無垠的大草原上,騎馬射箭、逐水草而居。那種環境,瘦弱可是不行的,只有身強體壯才能在草原上生存下去。所以在鮮卑族的傳統觀念里,“胖”代表著健康、強壯,是生命的象征,更是美的象征。 楊貴妃是“四大美女”之一,美貌那是出了名的,連詩仙李白在一睹芳容后,寫下了“云想衣裳花想容”這般絕句,把楊貴妃的美貌寫活了。 不過關于楊貴妃的身材,有人說她是豐腴性感,也有人說她其實身材苗條,那真實的楊貴妃到底長啥樣呢? 考古學家就發現了楊貴妃的棺槨和一些服飾。根據這些文物的尺寸推測,楊貴妃的身高在165公分左右,體重大概在六十公斤。這款身材,放在今天也不胖,而且唐朝的服飾寬松飄逸,更能襯托出楊貴妃的豐腴之美。 所以,楊貴妃并不是電視劇中的肥重形象,也不是人們想像中的“胖美人”,而是身材勻稱、豐腴動人的美人。 楊貴妃美在外貌,也在于氣質優雅,風韻迷人,更在于懂得音樂韻律,和唐玄宗的愛好一致,才成為知己,也成為一代傳奇。 關于楊貴妃是生是死的傳聞 1、死亡說 有人認為,楊玉環或許死于佛堂。《舊唐書?楊貴妃傳》記載:禁軍將領陳玄禮等殺了楊國忠父子之后,以“后患仍存”為由,強烈要求賜楊玉環一死,唐玄宗無奈,與貴妃訣別后只得下令。楊貴妃“遂縊死于佛室”。 2、逃生說 有人推測楊貴妃沒有死的原因有四點: 第一、據說楊貴妃待人非常寬厚; 第二、在逃難的過程中,調節唐玄宗與軍隊和各方面關系的是他的兒子壽王李瑁,楊貴妃的前夫; 第三、高力士幫助。高力士和楊貴妃的關系更不必說,楊貴妃先當女道士,再改嫁唐玄宗,這都是他設計的。 第四,楊貴妃的侄子楊暄幫助。楊暄是駙馬,萬春公主的丈夫,楊國忠的兒子,官居鴻臚卿。鴻臚卿就是外交部長。外交部長的姑姑出了事,那么于危難之中得到遣唐使們相助也是情理當中的事情。 人們分析長恨歌里寫的詩句,“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其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就是描寫了馬嵬坡上找不到楊貴妃的遺體了。 楊貴妃是生是死的傳聞相持不下,史料的記載也好,文人墨客的描述也罷,都給后人留下了猜測與幻想。不管怎么,楊貴妃三個字已經成為形象化大唐盛世的代名詞,但她是真美,而不是真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