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一項關于醫保的政策變動出現了。 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廣東省明年1月1日起,將在全省范圍內試行一項新的付費方式,針對的是普通門診。這個方式叫做“按人頭付費”。 簡單講,就是醫保部門不再根據醫院開了多少藥、做了多少檢查來給錢。醫保部門會根據這個醫院負責看病的總人數,按照一個定好的標準,把一筆總費用直接付給醫院。 這種做法有個直接的好處:醫院方面為了多賺錢而讓病人做一堆檢查、開一堆藥的情況,會受到限制。醫生會更多地從病人的實際情況出發,去開藥和安排治療,避免掉那些沒必要的醫療花費。 ![]() 一個關于創新藥的新目錄也正式發布了。這個《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不是用來替代我們現在用的基本醫保的。 它的作用更像一個補充。具體的說法是:“醫保保基本,商保保創新”。這個目錄里裝的,就是那些效果好但是價格太高的藥,比如一些腫瘤靶向藥和基因治療藥物。 對于那些價格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特效藥,普通家庭根本沒辦法負擔。現在,這些藥可以先通過商業保險的渠道來報銷。等到以后這些藥的價格降下來,再來討論是不是要把它們放進基本醫保的報銷范圍里。 這樣做,既讓急需用藥的病人能用上重要的藥,又不至于給醫保基金帶來巨大的支付壓力。 針對另一種情況,就是慢性病和特殊病的報銷,調整也已經開始了。 職工醫保可以報銷的慢特病種類,從以前的30多種,一下子增加到了60種以上。比如“漸凍癥”和“特發性肺纖維化”這些花費很高的罕見病,現在也被包含進來了。 隨之而來的,是報銷比例的提高。報銷比例被統一提高到了90%。 ![]() 之前存在的800元到1500元不等的“起付線”門檻也被徹底取消。這意味著,去看這些列出來的慢特病,病人不需要先自己掏腰包付一筆“門檻費”,從一開始就可以直接享受高比例的報銷。 一個例子很能說明問題:一個糖尿病患者,以前每個月買胰島素可能自己要付480元。現在按照新政策,他每個月只需要自己付48元。算下來,一年就能省下超過5000塊錢。 這種改變的背后,是國家整體的人口結構變化和疾病譜的變化。 我們國家老齡化的程度在加深,同時慢性病患者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多。這些都讓醫保基金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 所以國家醫保局推出這些措施,目的就是為了讓醫保基金的每一分錢都用在關鍵的地方,讓真正有需要的人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特別是針對老年人、兒童這些群體,在廣東的試點改革中,醫保還會給予一些傾斜性的支持,確保他們的服務質量不會因為付費方式的改變而下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