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瑯嬛新作 筆墨凝歲月 書香賀新篇 ——寫在侯訓惠《歲月如歌》新書發(fā)布之際 □ 亓玉玲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一本書的誕生,背后必然是作者無數(shù)的心血與付出,今天,我們共同見證侯會長《歲月如歌》這本飽含深情與故事的書籍與大家見面。 在文學的長河里,總有一些人以筆墨為舟,在時光中默默航行——那些終身與文字相伴的人,早已用書寫為自己的生命刻下了清晰的坐標。他們中,有人將日常所思集結成篇,讓更多人看見歲月的肌理;而更珍貴的是,日復一日的筆耕讓他們活得愈發(fā)通透敞亮,內心如明鏡般照見生活的本真。 我們在座的各位,哪一位不是勤奮的筆耕者?還有我們熟知的自牧、張煒、趙德發(fā)等等,以及無數(shù)我們叫不上名字卻同樣堅守書寫的同路人,他們用堅持告訴我們:當一個人習慣與自己的內心對話,用文字梳理生活的褶皺,那份沉淀下來的清醒與坦誠,本身就是最動人的生命答卷。 今天的主人公侯訓惠會長正是這樣一位與文字相伴終身的行者。我和他是萊蕪師范的同級同學,多年的同窗情誼讓我對他有著比較多的了解。退休后,我們在吳伯簫研究會共事的這些歲月,為了研究會的各項活動一起耕耘,生活中的交流也就相對多了一些。這份相處讓我深深感受到他對文字的虔誠——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多年來堅持記錄生活,如今手中還有47萬字的日記等待整理成冊,這份堅守正是他文字生命力的最好注腳。 在《歲月如歌》這本書中,收入過我的一篇文章《單車轍印,歲月心痕》,那是我品讀侯會長《我和父親的自行車》后的感悟。從這一篇文章,便能看出他文字的感染力:他總能用細膩的筆觸,將生活中的點滴故事描繪得栩栩如生,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那些溫暖與感動。 其實,對于《歲月如歌》這本書,我可以說是除了作者、編輯以及印務以外的一個全程見證者。在本書成品過程中,我多次參與討論,每一個篇章、每一段文字,都經(jīng)過了所有參與人員反復地打磨與斟酌。書中《人生散記》《歲月留痕》《杏壇情韻》《簫韻悠長》《族譜牒新》等目錄分類,先是由我提出初步意見,隨后又與侯會長、期鵬、吳云、田慶新共同商議敲定。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焙顣L為了這本書,傾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他對文字的執(zhí)著和對生活的熱愛,都融入到了這本書的每一個細節(jié)。 這本書是侯會長人生歲月的沉淀,它以散文的形式,展現(xiàn)了他對生活的熱愛、對人生的思考。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充滿了真情實感:他時而講述家庭的溫暖,時而回憶求學的時光,時而記錄工作的點滴,又或者抒發(fā)他對大自然的熱愛。這些故事,不僅是侯會長個人的經(jīng)歷,更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記憶,讓我們在閱讀中找到一些共鳴,同時感受生活的美好與不易。 今天,當侯會長帶著他的《歲月如歌》站在這里,我們絲毫不會感到意外。這份筆墨的綻放,不過是一位長期與文字同行者的自然收獲——是歲月對堅持的饋贈,更是通透靈魂的必然回響。而想到那47萬字的日記正等待著與我們見面,更讓我們對未來充滿期待,期待著他的第二本、第三本書能盡快付梓,讓我們繼續(xù)品讀他筆下的歲月長卷。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焙顣L用他的筆,書寫了屬于自己的歲月之歌,也為我們帶來了一場文字的盛宴。相信《歲月如歌》這本書,會在未來的日子里,陪伴著每一位讀者,成為大家心靈的慰藉和精神的滋養(yǎng)。最后,祝愿《歲月如歌》新書發(fā)布會圓滿成功!也祝愿侯訓惠會長在文學創(chuàng)作的道路上,繼續(xù)綻放光彩,讓更多沉淀于心的文字早日與我們相見! ![]() 亓玉玲,筆名秋水,本科學歷,高級教師。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濟南市吳伯簫研究會副會長、濟南市萊蕪區(qū)網(wǎng)絡作家協(xié)會常務副主席、濟南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出版散文集《秋水涓流》、評論集《許慶勝人品文品研究》,入駐《散文十二家》第2輯、第18輯、第21輯,《文藝評論十二家》第1輯。《散文十二家》第7輯、《詩人十二家》第3輯主編。 ![]() ![]() ![]() 龍 行 大 運 ![]() ![]() 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張煒先生題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