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千和律師的手機屏幕亮了。又是一條私信:“連勝必遇坑隊友,系統控我勝率實錘!”她掃了一眼,鎖屏前順手截了圖。三天后,這位在《王者榮耀》里奮戰七年的“無雙王者”玩家,就要和騰訊在深圳南山區法院對簿公堂。她狀告的對象不是外掛工作室,也不是代練團伙,而是游戲本身那套看不見摸不著的匹配算法。 ![]() 編輯 “五連勝后必定匹配弱隊友強對手,連敗后又塞給你福利局——這不是玩游戲,是被游戲玩。”孫千和翻出自己幾百場對戰記錄,星耀段位硬是撞上榮耀王者對手,連敗時隊友評分清一色墊底。更諷刺的是,職業選手花海用小號打鉆石局,33場里25次敗方MVP,勝率被壓在25%以下。當頂尖選手都爬不出泥潭,普通玩家手里的MVP牌子更像系統頒發的“安慰獎”。 ![]() 編輯 騰訊客服的回應像復讀機:“系統完全沒有動機也沒有能力制裁玩家。”官網2018年就發過《狄仁杰答疑》,信誓旦旦說匹配機制絕對公平,操控勝率對游戲“毫無益處”。但玩家們指著戰績圖冷笑:活躍度越高越被“針對”,回歸玩家反而福利局拿到手軟。成都玩家姜先生勝率從65%一路跌到49%,最終卡死在50%紅線:“順風局后必來逆風局,感覺勝負早被寫進代碼。” ![]() 編輯 孫千和的訴訟請求簡單直接:要求騰訊公開匹配隊友對手的具體因素和各因素權重。法律依據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玩家作為消費者,有權知道服務的真實情況。騰訊派團隊赴青島溝通時態度明確:匹配機制是“商業秘密”,一個字都不能漏。 社交媒體上,#王者榮耀被告上法庭#話題閱讀量炸穿一億。玩家們曬出連敗時80%以上MVP率的戰績截圖,評論區堆成控訴墻:“我可以輸,但不能輸得不明不白!”更有人把游戲ID改成“孫千和加油”,用虛擬身份加入這場現實戰役。 騰訊的焦慮肉眼可見。裁判文書網顯示,他們在代練糾紛案中強調匹配機制“保障公平競技”,代練方卻反嗆:“本質就是操控輸贏!”當算法既能當矛又能當盾,商業秘密成了萬能擋箭牌。 ![]() 編輯 法律專家朱巍潑了盆冷水:現有《算法推薦管理規定》針對短視頻和電商,游戲匹配算法像“法外之地”。關掉匹配算法?游戲直接變單機。認定“對用戶權益重大影響”?司法實踐從沒這么判過。專利代理師居云超提議折中方案:把算法邏輯分層,核心代碼鎖進保險箱,基礎規則攤在陽光下。 孫千和辟了個大謠:“我從沒要三倍賠償,訴訟請求半個錢字都沒有。”她更煩那些私信辱罵:“你可以反對,但別滿嘴臟話。”幾個月里啃完幾十篇算法論文,文科生硬剛計算機術語:“立案成功那刻,我就沒想過撤訴。” 8月12日的判決書可能改寫游戲史。若騰訊敗訴,算法邏輯被迫調整只是開始,《反不正當競爭法》罰單可能接踵而至。即便勝訴,遮羞布也被撕開——玩家覺醒的知情權像顆定時炸彈,隨時在下一款游戲里引爆。 孫千和背包里還裝著王者榮耀周邊鑰匙扣。“我告它是因為太愛這游戲。”法庭門前她最后看了眼手機,屏幕上跳出新留言:“輸一晚上,隊友全程掛機——這匹配公平?”算法黑箱里關著的不是代碼,是兩億玩家的憤怒與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