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經常看到這樣一種言論,就是否定無條件接納,說什么“無條件接納,孩子好了,學習廢了”,還有什么“無條件接納就是坑,自己的就是被這個理念給坑了”…… 我絲毫不懷疑這些人是在弄虛作假,故意抹黑無條件接納,因為我也見過很多覺得自己被無條件接納給坑了的父母。 但是我想跟大家說:無條件接納不是沒用,也不是坑,而是你根本就不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無條件接納。你在用錯誤的無條件接納理解去操作無條件接納,那不坑你,坑誰呢? 首先我來帶大家認識無條件接納的重要性,讓你明白為什么必須要學習無條件接納;然后我再解釋下為什么你理解錯了無條件接納,又為什么被坑了。 無條件接納的重要性那為什么要學習無條件接納呢? 我就這么說吧,只要父母做不到無條件接納,你父母學習再多再好的教育技巧、教育方法,你也教育不好孩子。 看清楚了它的重要性了嗎?沒有無條件接納,你所有的教育付出都是白扯。 為什么無條件接納這么重要?因為是否無條件接納決定了你會有什么樣的外在語言行為。 我們教育孩子是通過什么實現的,是不是通過外在語言行為?你學習的那些方法技巧是通過什么展現的,是不是也是通過外在語言行為?你不可能什么都不說、什么都不做,就能展現方法技巧,然后教育孩子吧? 所以語言行為就是教育的關鍵,而決定語言行為的關鍵是什么?就是你是否做到無條件接納。 你要明白一個問題,那就是人是知行合一的,你的內在認知決定了你的外在行為。 當你內在認知上不接納孩子,認為孩子是有問題的,他們也不知道自我改正,這時候我們父母自然就要挑孩子毛病,采用批評否定的教育方式、批評否定的語言表達。 因此,當你內在心態始終不接納孩子時,你也只會用批評否定、監督管教的語言展現你學習的那些方法技巧。 但問題是孩子喜歡父母的這種批評否定的語言表達嗎?肯定不喜歡,誰喜歡被別人批評否定呢?所以當你繼續采用批評否定的語言來展現你的方法技巧時,你的方法技巧就不可能發揮作用。 只有說你的內在認知改變了,變不接納為接納了,然后不認為孩子有問題時,你的外在語言行為才會自然而然的發生改變,就不會批評否定孩子,而是更多的肯定表揚孩子。 那顯然孩子肯定喜歡父母的肯定表揚,因此當父母用肯定表揚的語言行為展現那些技巧方法時,孩子就愿意聽,也愿意配合,最終方法技巧才會真正發揮作用,問題才更容易解決。 自己想一想,是不是這樣? 同樣的方法,為什么有的人用出來管用,有的人用出來就不管用,就在于語言行為的展現方式上。而影響父母語言行為展現的,就在于父母是否做到無條件接納。 為什么你學了那么多的方法技巧,孩子的問題始終解決不了,那些方法技巧根本用不出來,或者說用到效果不好,原因就在這里。 你以前意識到這個問題了嗎?是不是沒意識到,還覺得自己方法不好,執行力不行,天天研究方法,天天研究如何提高自己執行力。 但事實上根本不是方法的問題,也不是執行力的問題,就在于你是否做到無條件接納的問題。 做不到無條件接納,基于你知行合一的本能,你就只能用不接納的語言行為展現你的方法技巧,你就不可能用自控力戰勝本能,讓自己用正確的語言行為展現方法技巧,所以你再怎么研究方法、提高執行力都沒用。 現在明白無條件接納的重要性了嗎?我說是否做到無條件接納決定了你能否教育好孩子,有問題嗎? 無條件接納的錯誤理解很多人其實也意識到無條件接納的重要性,然后也想要做到,但是因為不理解,或者理解錯誤,以至于父母用錯誤的運用了無條件接納,當然最終就感覺自己被無條件接納給坑了。 這能怪無條件接納嗎?你買了個假的耐克,穿2天破了,你能怨人家真耐克質量不好嗎? 現在的問題就在這里,大多數人根本就不理解無條件接納,包括網上對于無條件接納的解釋都是錯誤的,父母要能夠做到無條件接納才怪了呢。 當下對于無條件接納的主流解釋是接納情緒,但不接納行為。 包括很多老師、專家都是這么講解無條件接納的,不信你去一些老師直播間問問,看看是不是這樣。 但事實上這種解釋是完全錯誤的,按照它的解釋,你根本不可能做到無條件接納,為什么?因為人和行為是不可分割的,你怎么可能做到在否定人的行為時還表達對人的接納呢? 人和行為是綁定的,人的價值、影響都是通過行為展現的,離開了人的行為,你能判斷一個人到底是什么樣的人嗎?你能判斷這個人是好是壞,是不是有價值嗎?完全不可能。 再說了,讓你自己換位思考一下,你老板在開會時說我們只針對你干的事,不真正對你的人,然后說你工作做的不行。咋滴,你聽了沒有感覺到你這個人在被否定嗎? 在極端一點,當我們一個人什么行為都被別人否定,都說做的不夠好時,我們是不是就懷疑自己的價值,就感覺自己特別無能了? 所以這種指望把人和行為分開,然后想要在否定人的行為同時還想要達到接納目的的操作,根本就行不通,因此人們是無法按照這個解釋做到無條件接納的。 然后很多人就走了另一個極端,就是不否定行為,而是無條件的接納孩子的各種行為,不評判、不糾正。 這倒是避免了把人和行為分開的矛盾,沒有否定孩子的行為,讓孩子真正的感受到了無條件接納,但是無條件接納也不是就完全放任孩子行為不管了。 那些總說自己被無條件接納坑了的父母,就是按照這種無條件接納操作的。比如說孩子沉迷手機,父母無條件接納,不管孩子手機問題,于是孩子玩手機是愈演愈烈。最終父母感覺這樣下去不行,然后就想控制孩子,結果孩子不聽,于是父母就覺得自己被無條件接納的概念給坑了。 這是無條件接納坑了你嗎?這是你自己理解錯了、操作錯了。 無條件接納確實要無條件的接納孩子的行為,但并不代表就不管孩子的行為問題了。 這聽起來很矛盾,但是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大家就理解了。 同樣拿孩子沉迷手機來說吧,我們接納孩子沉迷手機的行為,理解孩子很無聊、很痛苦,所以孩子用手機打發時間是完全正常的。那既然是孩子的正常行為,我們就沒有必要批評指責孩子的玩手機行為。 但接納孩子的沉迷手機行為并不代表我們就不管了,我們是不是可以培養孩子的其他興趣愛好?當孩子有了他更喜歡的興趣愛好之后,孩子是不是就沒有必要天天抱著手機了,那孩子沉迷手機問題是不是就解決了? 看清楚了嗎?我們是不是在接納孩子行為的同時又解決了孩子的行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批評否定孩子了嗎?孩子有感受到不被接納嗎? 無條件接納就是要接納孩子的各種行為,但并不代表就放任孩子行為不管,這并不矛盾。你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必須要做到無條件接納,看清楚,是必須。 要想更好的學習無條件接納,理解并運用它,可以學習我的《無條件接納》專欄,可以說全網沒有比我理解無條件接納更深的了,其余的老師還停留在接納情緒不接納行為的層次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