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芮城的永樂宮壁畫為道教宣傳畫,其繪制時間略早于歐洲文藝復興,幾乎和元代共始終。她不僅是我國繪畫史上的重要杰作,在世界繪畫史上也是罕見的巨制。永樂宮壁畫的精華就是本文要介紹的的三清殿內壁-《朝元圖》,近300多位神仙朝拜元始天尊。寫本文的緣起是看大咖說直播(大咖說是文博單位講解平臺)。大咖說的解說老師非常優秀,但是因為時長原因講的內容并不全,而且直播是沒法呈現壁畫的位置,視頻看了很多遍,壁畫在我腦子里仍是一團亂麻。于是我試著想把學到的東西寫下來,這是我看大咖說直播寫的第一篇文章(已更新10多篇,未來應該會更新300多篇),也是最難的一篇,斷斷續續寫了幾個月。雖然寫的過程很痛苦,需要花很多的時間查資料、整理資料等,但是寫完本文的好處是:不但對道教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三清殿壁畫里神仙的分布圖在腦子里特別清晰,當然也更能品味三清殿壁畫的美!參考資料還有高清圖連接放在文末(大部分網上文章都是參考中央美院美術史系創始人王遜先生的研究論文《永樂宮三清殿壁畫題材試探》)。永樂宮,原名大純陽萬壽宮,是為紀念“八仙”之一呂洞賓而修建的一座道教宮觀,與北京白云觀、陜西戶縣重陽宮并稱為全真教三大祖庭。長500米的中軸線上還排列著龍虎殿、三清殿、純陽殿、重陽殿這四座巧奪天工的元代木結構建筑,永樂宮壁畫則滿布在四座大殿內。永樂宮是1952年在黃河北岸的永樂鎮被發現,1956年黃河下游計劃建水庫,上游水位上漲可能會導致永樂宮被淹。1957年,永樂宮選址遷建工作啟動;1959年3月經陳毅副總理的批示,400余人展開了搬遷工作;1961年開始修復壁畫。但是水庫項目取消了,永樂宮白遷了!又由于離開了原址,永樂宮雖有曠世神韻,卻難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三清殿又稱無極殿,是永樂宮最主要的殿宇,因為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和太清太上老君而得名。道家有“三清”為“無極至上”之說,所以也叫無極殿。三清殿內的《朝元圖》是永樂宮壁畫的精華所在,畫面高4.26米,全長94.68米,描繪了8 尊主神攜286 尊諸神朝拜元始天尊的故事,場面開闊,氣勢恢宏。是線條美學的登峰造極之作。《朝元圖》中有八個主象,尺寸較大,作冕旒帝王裝,都在構圖的主要地位上。王遜先生在《永樂宮三清殿壁畫題材試探》中,將八尊主神假定為道教傳統傳統奉神“六御”加上全真教自身傳承系統中的東王公和西王母,即:玉皇、勾陳、紫微、東極、南極、后土和東華公、西王母。其中,東壁為玉皇、后土,與西壁的東華公、西王母相對應;北壁東為紫微,與北壁西的勾陳相對應;神龕東墻為南極與神龕西墻的東極相對應。《上清靈寶大法》及其他各書在列舉齋醮仙班名目的最后一部分,都包括有:“三五功曹,左右官使者,直符直日香官,侍香金童,傳言玉女,金官,龍虎君”。在記述儀式開始請神降臨時,必先召請這一些。由此可見,在行動時,他們是前導;在停駐時,他們在仙班最末。在三清殿壁畫中,青龍君及白虎君等在前檐墻東西兩段,都是面向內,其位置正是班次最末,而非向外,所以不是作為殿門入口的守衛青龍星君是道教神祇之一,屬于四神之一,另外三神是朱雀、玄武、白虎。青龍星君被認為是東方的守護神,主要掌管東方的事物,包括風水、養生、占卜、醫療等方面。此外,青龍星君還被認為是農業、水利、商業等方面的保護神。在民間信仰中,很多人會在特殊的日子祭拜青龍星君,希望得到他的庇佑和保佑。 白虎星君為古代傳說中的西方之神。白虎星君被認為是一位能夠消災解難、保佑家庭平安和健康的神祇,人們會向他祈求福祉和平安。此外,古代還相信白虎星君掌管風水,因此在選址、布局或修建建筑時,也會考慮其在風水上的影響。畫面中白虎星君挺身而立,左手捻珠,右手持矛,白虎伏于身后,侍從執斧,尾隨其后,整幅畫面構圖緊湊,刻畫精微,衣紋提煉合理,人物表情生動,尤其是白虎星君身上的飾帶迎風飄動,轉折飛揚,使人觀之有滿壁生風之感。 白虎功曹為武官形象,身著短裝,手執兵器,神態威嚴。三位功曹雖然身份相同,服飾相近,卻有著各自不同的情態與個性,而且能夠顧盼呼應,在變化中尋求統一,使畫面毫無單調重復之感,衣紋線條方折勁健,提煉合理。 東壁主要刻畫兩位主神太上昊天玉皇大帝、后土皇地祇和扶桑大帝、五岳四瀆、豐都大帝、天篷黑煞、十二元神、三元將軍、城隍土地等,這些神仙中每個神仙都被建廟供奉,但在這里只屬于下屬。其中開道的天篷元帥和后衛的天丁力士刻畫極為精彩。后土娘娘,又稱后土。全稱“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是道教尊神“四御/六御”中的第四位天帝,她掌陰陽,育萬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相傳她是最早的地上之王。后與主持天界的皇天大帝(昊天)相配合,為主宰大地山川的女性神。三清殿壁畫以青綠色為主要的顏色,看起來很穩重,適合宗教場景的筆畫。但是青綠色是冷色調,加上殿里光線很暗,會顯得很沉悶,所以畫師加很多的白色來增加亮度。神靈的衣領袖口都是白色,這樣就不會沉悶呆板了。后土娘娘坐在龍鳳寶座上,寶座兩側扶手同樣飾以龍首,龍嘴銜有流蘇垂至座面。三面圍屏內搭滿飾蓮花圖案的椅披,屏面滿飾云鳳紋(鳳凰與云氣紋)與八主像有關的一個有趣現象值得注意。在東西兩山墻,兩對帝后面前各有一珍異陳設:玉皇座前—七寶爐;后土座前—金蓮;木公面前案上—三光;金母面前案上—玉華。 這正符合王重陽開創全真教時五會之中四會的名稱。五會是文登七寶會、寧海金蓮會、福山三光會、蓬萊玉華會、掖縣平等會。 金蓮、玉花、瓊蕊等是王重陽宣傳他的教義的詩詞中最常用的形象比喻。壁畫中描繪得也很清楚。玉皇座前是“毬裝七寶”。金蓮、玉花等是三清殿《朝元圖》中又一明顯的全真教因素。 鞋,雖然壁畫中200多人,但是全身像很少,露鞋子的更少,每雙鞋子都是不一樣的。后土娘娘的鞋子叫鳳頭舄(xi)。皇帝、皇后的鞋子稱之為舄,鳳代表女性權力最高。后土娘娘的胸前掛著一塊很大的玉佩,玉佩上面是震卦。取震卦中萬物的生長的含義。后土娘娘身后火焰紋飾中間仔細看是兔子。兔子中的兔通土,除此之外兔子繁殖能力強盛,有求子的寓意,表后土娘娘代表的生育的含義。介紹完后土娘娘后從最右側開始介紹。最右側的是天丁力士,同青龍星君一樣是作為開路先鋒的角色出現。天丁力士是中國古代神話和道教中的神,通常被描繪成武將的形象。注意看右下角的兩位力士。紅色的天丁力士是側身形象,挺胸抬頭目視前方,姿態挺拔、英俊瀟灑。其左面的力士雙手持斧,兩只腳猶如鋼釘插在地上,力量感很強。 如果不看這些細節,去了現場眼睛一溜十分鐘看完了。但是仔細去看的話,無論是主神還是這種哪怕是個力士都刻畫的很到位,服飾、身形、眼神等等無一不精細。 三元將軍,唐宏、葛雍、周武,通稱為唐、葛、周。三將軍的形象有共同點,又有若干變化。因宋真宗封禪泰山時加封號,在宋代流行的道教神祇行列中取得了一定的地位,是作為一般的守衛神。其中的葛雍將軍刻畫的非常有動感,其頭部像左側歪,眼睛卻向右側看,讓畫面充滿動感。左下角為文昌帝君,梓潼文昌帝君,原本姓張名亞子,居于四川梓潼縣城以北的七曲山上。在晉朝做官不幸戰死,當地百姓為了紀念他建廟祭祀,稱為“梓潼神”。從唐代開始,梓潼神的地位不斷上升,逐漸從一個地方神而成為全國普遍崇拜的大神,并被道家推崇奉為“梓潼文昌帝君”主管人間功名利祿。宋太祖追尊軒轅黃帝為趙氏遠祖,尊號曰圣祖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宋人張詠《乖崖集》記載宋圣祖又名趙玄朗。其衣服的顏色是帝王的黃色,黃色的顏料來源雌黃,雌黃最早是涂改液(古時寫字用黃紙,寫錯了就用雌黃涂抹后重寫。后人就用“信口雌黃”來比喻不顧事實,隨口亂說,輕下論斷)。酆都大帝是地府的主宰,管十殿閻羅。 第一殿,秦廣王蔣;第二殿,楚江王歷;第三殿,宋帝王余;第四殿,五官王呂;第五殿,閻羅天子包,閻羅王(紅衣服的,據說以包拯為原型刻畫);第六殿,卞城王畢;第七殿,泰山王董;第八殿,都市王黃;第九殿,平等王陸;第十殿,轉輪王薛; 扶桑大帝與山川水府諸神 在后土娘娘的左側,扶桑大帝掌管山川河流。后面諸神為五岳四瀆(只有能流入大海的河流才能稱之為瀆,淮河、濟水古時候也能流入海中的)之神。 福星手中拿的是麈尾;祿星溫文爾雅,五官很立體;壽星的頭部像仙鶴或者桃子。福星手中拿的是麈尾(zhǔ wěi)。麈尾通常被認為產生于魏晉時期,是當時竹林七賢等魏晉名士清談用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曾一度非常盛行,到了隋唐時則開始逐漸式微。“麈”是一種形似鹿的群居動物,群鹿會聽從領頭麈尾巴的指揮,人們用麈尾的毛制作成扇子形狀的器物,故而稱為“麈尾扇”。 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簡稱玉皇上帝,在道教神仙系統中是僅次于“三清”的天帝,“四御”之首,“統御諸天,綜領萬圣”,總管天地三界一切陰陽禍福。全稱是“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金闕云宮九穹御歷萬道無為大道明殿昊天金闕至尊玉皇赦罪大天尊玄穹高上帝”,整整四十六個字,足以彰顯其極尊地位。 玉皇大帝的衣服上有帝王服飾的章紋(十二章紋)。龍、虎、斧頭和“萬”字。同后土娘娘腳下的鳳凰相對應的是,玉皇大帝腳邊的是龍。 香爐中間是三個小童子 十二元神(十二生肖) 十二元神,或稱十二元辰、十二本命,是道教神話中的十二個神祇,他們與天干和地支相對應,每個月都對應一個元辰,因此被稱為十二元辰。十二元神即子、丑、寅、卯等十二支之神,按日輪值,這些形象的冠上都有圓飾,其中應按照子鼠、丑牛、寅虎、卯兔……的順序各有動物形為標識。而在道教禮斗文化中,此十二本命是由北斗七元君所掌管,因而所有世人如若在本命出現問題時,便得向斗府星君們祝禱。 王遜先生提出北宋《天童護命妙經》的《靈驗記》中,有“復遇一老翁四目,部領兵使三十余萬”的記載。又五代道士張遠霄在青城山修道成仙,五代至北宋時期在巴蜀地區盛名遠播,稱可為人消災避邪且助人得子,擅長彈弓絕技。其師便是四目老翁,且弓和鐵彈便為所授,稱之四目仙翁。四圣:天蓬大元帥、天猷副元帥,翊圣黑殺將軍、佑圣真武是紫微北極大帝的四將,也籠稱地稱“天之四將”。四目老翁及十二元神都是天蓬的部屬。天蓬元帥和翊圣黑殺將軍在東壁,天猷副元帥和佑圣真武在西壁與之相對的地方。天蓬元帥有兩個腦袋,上頭咬牙切齒,下頭張嘴怒喝。整個畫高4.4米,天蓬元帥占據四分之三,整個人威風凜凜、氣勢逼人。前面的鎧甲金甲用的瀝粉貼金。舞動的飄帶和飛揚的頭發都讓整個壁畫充滿動感。天蓬元帥雙頭四臂,左面一手拿三天火印一手舉火輪,右面雙手拿帝鐘和長戟。永樂宮三清殿北壁上的神仙多與星宿相關。壁面上兩位主神是紫微北極大帝和勾陳天皇大帝。 二十八星宿 其中二十八星宿是分散在兩位主神周圍,所以先行介紹。二十八宿,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由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各七宿組成,亦稱“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二十八宿和北斗,在中國古代天文歷算方面很重要;在道教神系中,也一直作為護衛神靈。 東方青龍七宿?:角木蛟、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南方朱雀七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 ?西方白虎七宿?:奎木狼、婁金狗、胃土雉、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 ?北方玄武七宿?: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獝 三清殿壁畫中廿八宿的形象都有較明顯的標志。在古代,廿八宿各以一種動物為代表,這些動物就成為區別廿八宿的標志。三清殿后檐檣壁畫上方分為四組排列的廿八宿,其中二十一個在冠上有圓飾,其中畫有不同的動物形象,除了極個別的以外,都很清晰,特征明確,易于確定。另外七個是結合了動物形象特征,進行了臉型的變形。 東方青龍七宿?:角木蛟、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南方朱雀七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西方白虎七宿?:奎木狼、婁金狗、胃土雉、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北方玄武七宿?: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獝????一個在紫薇大帝左側 紫微北極大帝,又稱為“中天北極紫微太皇大帝”,輔佐玉皇大帝管理日、月、星三界,制約四時氣候變化,為萬象之師、重星之主。紫微星就是北極星,北斗七星則圍繞著它四季旋轉。這位的地位僅次于三清和玉皇。 正面北壁東(右)側是中宮紫微北極大帝、天罡大圣及北斗七星、十一曜、二十八宿及歷代傳經法師紫薇大帝右側主要是二十八星宿(前面介紹了)和十一曜。 四余(四馀),為木、水、火、土星之馀氣,天星以北極紫微垣為尊,眾星環繞,七政為文臣,四馀乃武將。地球之晝夜寒暑、年月日時、風候節氣皆為天道所致。 紫炁(文官裝扮)、月孛(頸上盤蛇,黑臉披發)、羅睺和計都(兩個面目獰惡的武將,羅睺執劍)。 紫薇大帝右下是七曜,日神、月神加上五星。可能現在很多中國人不知道七曜了,但是日本還在用七曜。 紫微大帝身后有頭上具圓光、手執笏版、作帝后裝扮的一對男女立像:男像為日神,冠上有金色的太陽為飾;女像為月神,像冠上有白色的月亮為飾。在他們身后是五星。在三清殿壁畫里有頭光的神比較重要,但是日神、月神的頭光相對紫薇大帝的頭光要小很多,并且還是透明的。 在我國古代天文歷法學中稱為:歲星、鎮星、太白、辰星和熒惑。唐代開始流行的名稱,按照上面的順序是木星、土星、金星、水星和火星。五星又稱五曜,和日、月可以合稱七曜。 五星都有明顯的特征:木星是文官形象,手執果盤;土星作老者的側影,左手執金印,頭上飾以牛頭;金星作女像,抱琵琶;水星也作女像,左手執札,右手執筆,頭上飾以蹲坐的猿猴;火星作武將形象,執兵刃,頭上有一驢頭為飾。 注意水星的臉要比所有的神的臉白,推斷她臉的顏料可能來自硨磲。 紫薇大帝左側為二十八宿(前文介紹過了)、北斗七星等。左下是北斗七星,他們的顯著特征是:道裝,年輕無須,衣青色(象征北方)。北斗七星是紫光夫人的七個幼子,兩個長兄即勾陳及紫微二帝。北斗七星依次為:?北斗第一陽明貪狼星君(天樞)?、?北斗第二陰精巨門星君(天璇)?、?北斗第三真人祿存星君(天璣)?、?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天權)?、?北斗第五丹元廉貞星君(玉衡)?、?北斗第六北極武曲星君(開陽)?、?北斗第七天關破軍星君(搖光)?。 在道教中,北斗星君在被認為是掌管人類命運和壽命的神祇,具有司生司殺的神圣職責。他們能判斷人間善惡果報的期限,管理陰司地府的是非枉直,并具有回生注死、消災度厄的神力。具體而言,北斗星君能解多種厄難,包括三災厄、四殺厄、五行厄、六害厄、七傷厄、八難厄等。 東漢時期北斗七星還做過帝車,見“山東武梁祠北斗帝車石刻畫像”
三臺星君 三臺星君,分別為:“上臺虛精開德星君”、“中臺六淳司空星君”、“下臺曲生司祿星君”。在天曰三臺,在人曰三公,對應人間的稱呼來講,三臺分別是:上臺司命對應的是太尉,中臺司中對應司徒,下臺司祿對應司空 三國時期也發生過,諸葛亮夜觀星象,發現三臺星暗淡,意識到自己的壽命到了盡頭,后向北斗祈求延壽的故事,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道教思想“天人感應”。 紫微左下:右弼、左輔 《太上玄靈斗齋本命延生經注》記載紫微“乃南北斗中天的帝王星,為官祿主,有解厄、延壽、制化之功。喜左輔、右弼為其輔佐”,與七政合稱“九辰”。 歷代傳經法師總共六位,紫薇大帝和勾陳大帝兩旁各三位。紫薇大帝左側的傳經法師。田虛應,字良逸。唐代齊國(今屬山東)人。據《洞靈寶三師記》載,為人質樸,直言無忌。江浙三洞之法,以田虛應為祖師。弟子中有馮惟良、陳寡言、徐靈府等。 馮惟良,唐代道士。相州(今河南安陽市西)人,字云翼。嘗修道于衡岳中宮,安爐置鼎,煉丹合藥﹔于降真堂師田虛應,得授三洞秘訣。張道陵,字輔漢,原名陵,正一盟威道創始人,東漢豐縣 (今江蘇徐州豐縣)人,被“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后世尊稱為“老祖天師”、“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師”,著書有《老子想爾注》,弟子達3000多人,設立24治,奠基天師道。 張道陵、葛玄、許遜、薩守堅合稱四大天師。他是正一盟威之道和五斗米道的創始人,也是中國道教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天罡大圣 天罡是古星名,指的是北斗七星的柄。道教稱北斗叢星中有三十六個天罡星,每個天罡星各代表一神,共有三十六位神將。天罡大圣為三十六天罡之首,作為北極四圣之首——天蓬元帥的第一佐使。 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又稱為:西方太極天皇大帝,簡稱“勾陳大帝”、“天皇大帝”,為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三位神。勾陳大帝是斗姆元君的長子,紫微大帝的胞兄。他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南、北兩極和天、地、人三才、統御眾星,并主持人間兵革之事,故亦是武神和戰神。天殺大神(九天殺童大將)勾陳大帝最右面。九天殺童大將和天蓬元帥都是北斗九宸孕育而出的先天神靈。天蓬是總領,而九天殺童的本命星就是北斗第八星,也是天蓬的護衛星君。 南斗六星 北壁西段繪有南斗六星,與北斗七星在相對稱的位置上,分別是:司命星君、司祿星君、延壽星君、益算星君、度厄星君和上生星君??。 南斗六星都隸屬于南極長生大帝管轄,與北斗七星共同管理萬物的命運。南斗六星分別掌管不同的職責: 上生星君:引導靈魂升天獲得更高境界,位于第六天機宮歷代傳經法師 總共六位,紫薇大帝和勾陳大帝兩旁各三位。勾陳大帝右側的傳經法師。應夷節,靈寶經籍度三師(度師),唐代道士。字適中,蘭溪縣人,號上清大洞道元先生。師馮惟良。應夷節道學根底厚實,遠近聞名,愿執弟子禮者紛至沓來,其弟子以廣成先生杜光庭成就最大。葛玄,太極左仙翁沖應真君,三國西晉著名高道。道教靈寶派祖師。字孝先,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 許遜,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大使神功妙濟真君,三國西晉著名道士,道教凈明派祖師。 字敬之,豫章郡南昌縣長定鄉益塘坡慈母村(今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區麻丘鎮附近)人。 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亦稱“三官”,又稱“三元”,為道教較早供祀的神靈。我國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 道教尊遠古的三位明君堯、舜、禹為天、地、水三官,載錄世人善惡,為萬物之行本。 三元節,為三官大帝誕辰:正月十五“上元節”為天官賜福之日,七月十五“中元節“為地官赦罪之日,十月十五“下元節”為水官解厄之日。即道經所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紫光夫人(斗姆元君)紫光夫人即斗姆元君,據道經記述,斗姆原為西竺國龍漢年間周御王的愛妃,號“紫光夫人”,先后為御王生下九子,分別是:勾陳上宮天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 “斗”指北斗眾星,“姆”指母親,合起來就是諸多星辰的母親。道經云,斗姆“為北斗眾星之母”。斗姆元君乃是道教神祇,元始天尊陰炁所化,亦由太乙元君演化而來,輔助玉皇上帝管理星斗群真,是一位掌人間生死罪福的天神。 【兩位主神:東王公(東華木公)+西王母(金母元君)】 東王公和西王母掌管神仙的升仙,東王公負責男仙,西王母負責女仙。 殿墻西(左)壁是東華上相木公青童道君、白玉龜臺九靈太真金母元君和十太乙、八卦、雷雨諸神。天崷副元帥和真武大帝開道,后面隨從風雨雷電雷部諸神、八卦、十太乙、四值公曹、歷代法師等等。金母元君(西王母)雷公電母雨師雷公是司雷之神,屬陽,故稱公。電母是司掌閃電之神,屬陰,故稱母,又稱“金光圣母”或“朱佩娘”。 電母是中國神話傳說中雷公的助手。電母主要掌管閃電。 雨師是中國古代傳統神話中掌管雨的神仙;也是道教俗神,認為是畢星,即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五宿,共有8顆星,屬金牛座。后有雨師為商羊或赤松子二說。 風伯是主管風的神靈,掌管八面來風的消息,運通四時的節日氣候。 電母為憤怒像,也是壁畫所有女性中唯一佩戴耳飾的形象。 
雷部諸神將要么稱“元帥”,要么稱“天君”,是受太乙神所節制。 在傳統意義中的雷公即代表著雷神,可在三清殿壁畫中的雷神頗多。除了“巡游八方”的八卦神和“引雷十神”的十太乙外,還有具體實施雷擊的“雷霆十帥”,都可以稱之為雷神。 太乙神位于殿墻西壁的西王母兩側,他們著通天冠或五梁冠,都顯示其尊貴的地位。十太乙分別指的是:五福真君、君基真君、臣基真君、民基真君、小游真君、大游真君、天乙真君、地乙真君、直符真君、太乙真君。 其中的太乙真君(前面身著藍袍、側身俯首的太乙,)捧笏向前、目微下視,動作自然,氣度沉穩。其手部線條的勾勒極為傳神,寥寥幾筆,就傳達出手掌豐滿的質感和手指捧笏板的動態,筆法精妙簡潔,觀之令人回味無窮。而且他身上的藍色特別鮮艷,這個藍色來自石青(五遍的暈染)。 八卦神是太乙的使者,分別是:乾卦、坎卦、艮卦、震卦、巽卦、離卦、坤卦、兌卦。 【右側諸神】
持扇玉女、奉珊瑚玉女 金母元君右側持扇玉女,扇面這么小的地方也畫了一副風景。細節刻畫不得不令人贊嘆。 
奉珊瑚玉女,溫婉克制,低眉順目。托盤里的珊瑚是牛頭珊瑚,牛是道家的吉祥物。 【東王公右側諸神】 倉頡、孔子 倉頡古籍中稱“龍顏四目,生有睿德”,或許是為了區別東壁的四目仙翁,采取了造字之神為“漢字六書”的鼻祖,多畫了一雙眼睛吧。 其后方,戴黑巾、縛額帶者則被假設為孔子,卻并無依據,或許是因其一臉睿智吧 四圣:天蓬大元帥、天猷副元帥,翊圣黑殺將軍、佑圣真武是紫微北極大帝的四將,也籠稱地稱“天之四將”東王公最右面的天猷副元帥、佑圣真武對應的是玉皇大帝最左面的天蓬大元帥、翊圣黑殺將軍、佑圣真武關于三清殿神龕東、西外墻壁面,也就是扇面墻東、西外壁的主神,王遜先生認為:神龕東(右側)外壁是南極長生大帝,神龕西(左側)外壁是東極青華太乙救苦天尊。 關于兩尊主神的身份辨識,諸多學者存在著較大爭議。其中以景安寧教授的觀點頗有新意,認為神龕東墻外壁的主神是呂洞賓(呂純陽)。其頭光為五彩頭光,明顯不同于其他主尊,只有作為此地之主的呂純陽,其手中不捧笏板而是執手爐,體現出地主之誼的奉請。更以八位主尊中唯一一位佩劍的帝君,來證明為純陽帝君呂洞賓。至于神龕西墻外壁,為呂洞賓之師鐘離權。 在此景安寧教授的基礎上,耿紀朋教授則認為神龕西墻外壁為王重陽。本文基本采取王遜先生的觀點。 玄元十子 在南極和東極二帝左右各有五個道裝人物,冠服都極為尊貴,是在道教中有地位但未成為仙官的古代有道之士。全真教有玄元十子之說,被認為是追隨老子的十個古代思想家:關尹子、辛文子、庚桑子、南榮子、尹文子、士成子、崔瞿子、柏矩子、列子和莊子。 其中關尹、辛文、尹文、列、莊的著作都有流傳,屬于戰國時期道家一派。而庚桑、南榮、士成、崔瞿、伯矩見于莊子書中,多少是寓言式的人物。唐代曾以列子、莊子配享老子,就有不同于一般神祇的地位,宣和元年又加封一次。玄元十子在全真教中也有特殊的位置,所以置于南極和東極之側。 南極長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俗稱南極星君,為道教“六御”之一。言南極星自旋轉而不動移,發奇明之光芒(極明之紅光),位南極吸引眾星之力。全稱“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統天元圣天尊”,居高上神霄玉清府,簡稱神霄玉府。 南極長生大帝可說是元始天尊之元神分身,統御萬靈。執掌和四時氣候運化,能呼風喚雨,役使雷電鬼神,亦控制萬物禍福生發之樞。 南極長生大帝最吸引人的是什么呢?他頭上的飄帶!3米長的飄帶,畫家在作畫的時候不可能一筆畫下來,但是很多專家仔細研究過,沒找到接縫的地方。除此之外,頭頂上的華蓋的動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行走中的南極大帝。士成子,士成綺,老子的弟子,周朝隱君子。 尹文子,尹文,尊稱“尹文子”。齊國人。戰國時代著名哲學家,屬稷下道家學派庚桑子,亢桑子,又名亢倉子、庚桑子,四大真人之一。是道教祖師,被尊為洞靈真人,乃老子的弟子。又傳說為《莊子》中的寓言人物,姓庚桑,名楚,陳國人。得老子之道,能以耳視目聽。隱居毗陵孟峰,登仙而去。 南榮子,手持卷軸。姓南榮,名憨,又作南榮疇、南榮儔、南榮壽、南榮幬,庚桑楚弟子。灌縣人(今四川都江郾)。著名春秋末期賢士。后向老子求教。 列子,本名列御寇。道家學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先秦道家創始于老子,發展于列子,而大成于莊子。列子被認為是介于老子與莊子之間、道家學派承前啟后的重要人物。 捧圓盒玉女 身著羽衣,偏墨綠色的衣身,淺青色的披帛,背后、腰間的羽毛裝飾也做漸變色的變化、逐漸偏青綠色,色彩明度純度隨之變化。朱紅色地鑲邊、深紅色高履,與青綠色調服飾形成對比。大袖鑲邊上與朱紅色地相配的淺青色寶相花圖案,給服飾綠色色調加入淺色點綴,豐富色調變化,組合得當。
東極青華大帝,又稱太乙救苦天尊、尋聲救苦天尊、青玄九陽上帝。太乙救苦天尊與南極長生大帝,同為玉皇大帝的左右侍者。 莊子,姓莊,名周,字子休(亦說子沐),宋國蒙人。是繼老子之后,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崔瞿 [qú或jù] 子,老子的弟子,周朝時期的賢大夫。 辛文子,辛钘 [jiān],字文子(一說名文子),號計然、漁父,春秋時期宋國葵丘濮上(今河南)人。是道家祖師,與孔子同時。被后人當作著名謀士、經濟學家。史載其博學無所不通,尤善計算。經常遨游于山海湖澤,南游越國時,收越國大夫范蠡為徒,授范蠡七計。范蠡輔佐越王勾踐,用其五計而滅吳國。著作有《文子》(又名《通玄真經》)。 柏矩子,柏矩,周朝的卿士。學于老子。 關尹子,尹喜,字文公,號文始先生,又稱文始真人,或稱“關尹”。甘肅天水人,周敬王(?~前477年)之大夫。老子西出函谷關的時候,請老子著書(《道德經》)。老子遂去,不知所終。之后,尹喜乃棄絕人事,按老子所授經法。精修至道,三年后,悉臻其妙。乃著《關尹子》九篇,發揮道德二經。 三十二天帝,也稱三十二天帝君,是指道教天神中掌轄三十二重天的天帝,繪于神龕背面(即扇面墻內壁)扇面墻北內壁東(右)此處為三十二天帝的東方8位、南方8位,共16位。 東方八天:太皇黃曾天帝,太明玉完天帝,清明何童天帝,玄胎平育天帝,元明文舉天帝,上明七曜摩夷天帝,虛無玉衡天帝,太極蒙翳天帝。 南方八天:赤明和陽天帝,玄明恭華天帝,曜明宗飄天帝,竺落皇笳天帝,虛明靈曜天帝,說明端靜天帝,天明恭慶天帝,太煥極遙天帝。 
扇面墻北內壁西(左)此處為三十二天帝的西方8位、北方8位,共16位。西方八天:元載孔升天帝,太安皇崖天帝,顯定極風天帝,始皇孝芒天帝,太皇翁重浮容天帝,無思江油天帝,上揲爰樂天帝,無極醞誓天帝。 北方八天:皓庭霄度天帝,淵通圓洞天帝,太文翰寵妙成天帝,太素秀樂禁上天帝,太虛無上常融天帝,太釋玉隆騰勝天帝,龍變梵度天帝,太極平育賈奕天帝。 中國畫的留白之美相信大部分中國人都能欣賞,像三清殿壁畫這種這么多人擠在一起,每個人身上各種元素堆疊在一起的,可能大部分人都無從欣賞。本文通過詳細解說畫中每個人物,我們在欣賞壁畫的時候,可以對照人物去看就很有故事感,將眼光更長時間的留在壁畫上,就更能體會她的美。【參考文獻】 王遜先生研究論文《永樂宮三清殿壁畫題材試探》(全文) https://www.sohu.com/a/306734936_340293 知乎博主“遙遠經典 近在眼前”(超級超級詳細) https://zhuanlan.zhihu.com/p/68229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