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今日健康生活科普時間到啦~ 四十五歲的李女士最近頻繁忘記會議時間,出門常走錯方向,檢查結果指向了輕度認知障礙——這不是個例,而是老年癡呆年輕化浪潮中的一滴水。 上海神經內科門診里,45歲患者的身影越來越多。 老年癡呆的發病時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前,三十多歲發病的案例已非罕見。 心血管疾病年輕化正成為這場認知衰退風暴的推手,而風暴中心,是三個潛伏在日常生活中的危險習慣。 ![]() 這些習慣如同緩慢滲入大腦的毒藥,在我們尚未察覺時,已悄然改變著大腦的命運軌跡。 這些習慣可能傷害你的大腦。 1 長期飽食 當胃部持續飽脹,過剩的能量轉化為脂肪沉積在血管壁,逐漸導致腦動脈硬化。 大腦在長期供血不足中早衰,智力減退如同無形的沙漏開始倒計時。 日本研究者追蹤發現,每餐七分飽的人群海馬體體積比長期飽食者平均大6%,而海馬體正是記憶的“控制中心”。 2 吃得太油膩 油膩飲食在中年群體中尤為盛行。當餐盤里堆滿紅肉和油炸食品,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步步攀升。 醫學統計顯示:膽固醇超標者發生老年癡呆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出3-5倍。 這些油脂微粒穿透血腦屏障,在腦組織中形成難以清除的β-淀粉樣蛋白斑塊——這正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典型病理標志。 ![]() 3 久坐不動 久坐不動的危害遠超腰背疼痛。加拿大健康心臟與大腦聯盟研究發現:每天靜坐超過8小時的中年人,腦白質病變程度是適度活動者的2.3倍。 更令人心驚的是,大腦在久坐中悄悄“縮水”——海馬體每年以0.5%的速度萎縮,而適度活動者卻能實現逆生長。 年輕人如何保護大腦健康呢? 管控好飲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安排每周兩次深海魚提供ω-3脂肪酸,每天一小把核桃也就是大概3-4顆的量輸送抗氧化物。 最新發表在《柳葉刀》子刊的研究顛覆認知:35-70歲人群碳水攝入越多,大腦血管越脆弱;而單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最高的1/3人群,發生隱匿性腦梗死的風險降低25%。 ![]() 另外運動也是很好的辦法,比如快走是最有效的健腦運動——當心率升至110-130次/分鐘,大腦分泌的神經營養因子如同為神經元施肥。 當然,日常的平衡訓練同樣關鍵:單腳站立、腳跟腳尖行走每天10分鐘,降低跌倒致腦損傷風險。 日常走S形路,還有就是多參與社交,比如跳廣場舞,或是打太極都是十分不錯養生方式,日常要遠離一些重金屬危害,比如鋁制品,鉛制品的威脅。 總之,預防這個疾病最關鍵的還是飲食和運動,作息等生活方式改善,學到老活到老,要永葆一顆年輕的心態,去迎接生活中隨時會遇到的各種挑戰。 舉報/反饋
|
|
來自: huangnan35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