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然簡介:陳艷萍,湖北天門人,現(xiàn)居武漢。從生命的原香出發(fā),與美同行,抒寫生活,鄉(xiāng)愁,詩情以及遠方。已出版散文集《故鄉(xiāng)的女兒》、《追故鄉(xiāng)》。 ![]() (河南湖北商會創(chuàng)會會長黃斌:天門東鄉(xiāng),丙午生人。曾用名:天驤居士、南方、少斯、少半斤。平生從農(nóng)村到城市,從國內(nèi)到國際。喜歡喝酒飲茶悟道;潛心學習跨界;努力尋找自己。曾當過醫(yī)生,組織、策劃城市文化+活動等。) 心動行動 ——認知改變世界,重塑自我。 從中醫(yī)哲學的整體智慧到中西認知的共通,以腎脾為鑰,可洞見認知的力量。中醫(yī)始終貫穿其中——它既是觀照自我的起點,更是撬動世界、塑造未來的支點。而這一切的核心,在于“以認知澄心,以心定行,以行證道”的閉環(huán):心因認知而明,行因心定而遠,世界與未來,便在這生生不息的循環(huán)中被重塑。 一、認知是心的“羅盤”:自知者明,明己方知世界 心主神明、主血脈,是思維的主體,卻常困于混沌——或被外界標簽裹挾,或因欲望搖擺,或為短期得失遮蔽長遠。西方心理學談“意識的覺醒”,與中醫(yī)“澄心明性”的智慧異曲同工,本質(zhì)都是在說:認知是照亮心的光。 · 以腎脾為基,認知錨定“己之所能” 先天腎精藏“志”,是天賦與潛力的本源;后天脾土主“運化”,是消化信息、沉淀判斷的能力。認知到“我是誰”“我能扎根何處”,心便有了立足的根基。就像樹木深扎土壤方能抗風,人唯有明了自身稟賦與積淀的邊界,才不會在外界洪流中隨波逐流。 · 以“愛與敬”為尺,認知校準“心之所向” 對自己的愛,是接納局限仍信成長;對規(guī)律的敬,是明白“順勢”而非“妄為”。這份認知讓心跳出私利的窄門,看見更廣闊的關聯(lián)——人與人的共情、人與自然的共生、人與自己當下與未來的和諧或?qū)⒕停缥逍幸酝翞橹校J知便是心的“中央土”,承載判斷、篩選、沉淀的功能。心有這方“土”,思考才不會淪為空想,雜念才會轉(zhuǎn)化為清晰的方向,與四方萬物相生相克有度共生。 二、堅定的信念,是認知淬煉出的“錨”:心定,則行遠 心可以不停思考,但唯有“堅定的信念”能讓思考落地為持久的行動。而信念的內(nèi)核,正是被反復驗證、不斷深化的認知。 · 認知閉環(huán)塑造“心的定力” 從“覺察自我”(腎脾稟賦)到“理解環(huán)境”(天人相應),從“校準關系”(人倫共情)到“錨定價值”(人文底色),認知的每一次深化,都是對“何為正確”的再度確認。這種閉環(huán)讓心在紛繁中不慌——知道“為何做”,便不怕“路漫長”;明白“趨勢所向”,便不會被眼前的波動干擾。 · 腎脾同調(diào),為信念注入“行的耐力” 先天腎精之“志”賦予韌性,讓你在挫折中守得住;后天脾土之“信”承載實踐,讓你在試錯中消化教訓、迭代認知。認知與身心的聯(lián)動,讓信念有了“物質(zhì)基礎”——不再是空中樓閣的空想,而是“做得長、看得遠、行得久”的底氣。 正如中醫(yī)“形神共養(yǎng)”:認知是“神”,賦予信念方向;腎脾是“形”,賦予信念力量。心有這份“形神合一”的堅定,才能在時間的考驗中站得住、走得遠。 三、認知改變世界:從“修己”到“安人”,從“當下”到“未來” 認知改變自己,是“修己”;當千萬個“自己”的認知轉(zhuǎn)化為行動,便匯聚成改變世界、塑造未來的力量。 · 認知讓“個體之力”匯入“趨勢之流” 當一個人以清晰的認知錨定自身,便會在“風口”來臨時不盲從、不猶豫——因為他知道“這是否與自己的根脈契合”“是否符合規(guī)律的流向”。就像五行流轉(zhuǎn),春生夏長皆有其時,認知到位的人,會在“當為之時”深耕,讓個體的“小行動”融入時代的“大趨勢”。這正是“認知撬動世界”的微觀邏輯:每個明了自身位置的人,都是推動洪流的一滴水。 · 認知讓“短期行為”升華為“長遠價值” 世界的改變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未來的模樣,藏在那些“做得久”的堅持里。中醫(yī)講“治未病”,本質(zhì)是用認知預判風險、布局長遠;認知到位的人,不會困于眼前的得失,而是以“心之所向”為燈塔,在看似緩慢的積累中為未來埋下伏筆——可能是一項技術的突破,一種理念的傳播,一份關系的滋養(yǎng),甚至是一次打破常規(guī)的嘗試……最終匯聚成改變世界的洪流。 結(jié)語:心明則世界明,行遠則未來至 認知改變世界,從來不是一句空話。它始于對“自己”的清醒認知——明腎脾之基,知愛與敬之尺;成于對“心”的淬煉——用閉環(huán)的認知堅定信念,讓心在思考中不迷失;終于“行”的持久——以堅定之心扎根當下,以長遠之見對接未來。 當每一個“自己”都能以認知澄心、以心定行,千萬顆堅定的心便會匯聚成改變的力量:世界因更通透的認知而少些虛妄,未來因更長遠的布局而多些篤定。這,便是認知的終極意義——它不只改變一個人的心,更在時光的長河里,重塑著我們共同的世界與未來。 ——20250811少斯 ![]() ![]() 《追故鄉(xiāng)》里,有一篇散文《打水漂》入選了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組編的七年級《美育》讀本。 美育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和發(fā)展性課程,可以提高孩子們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這篇文章被選入,我感謝編輯的慧眼,也由衷地為自己感到喜悅。在我的每一篇文字里,“美”是一個基本點。我很喜歡一句話:過審美的人生。 我想說,《故鄉(xiāng)的女兒》,《追故鄉(xiāng)》這套書,非常適合孩子閱讀。 孩子們閱讀這套書,從身邊的衣食住行,風俗人事中讀懂家鄉(xiāng),認識家鄉(xiāng),從小培養(yǎng)愛家鄉(xiāng)、愛生活,格物致知,成人致美的高維情感,以及對家鄉(xiāng)這片土地和人民的自豪與自信。對激發(fā)學生們立志成才,自立自強,形成健全的心智人格起到良好的浸潤和陶冶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