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說明:意大利米蘭郊區,貝加莫 2025年8月11日,意大利米蘭警方在米蘭郊區的貝加莫,一輛食品配送貨車上,逮捕了一名57歲的中國籍男子。 該男子涉嫌在30年前的中國一起命案中持刀行兇,致一人死亡、一人重傷。 在意大利隱姓埋名,低調生活30年,還是被抓了。 一場30年前的悲劇 1995年,河北省藁城市,這字讀“搞”,這地方原來是縣,后來被石家莊合并,變成一個區。 一個村莊里,27歲的王某因長期與鄰居張某存在土地糾紛,在一次爭執中情緒失控,持刀刺向張某及其兄弟。 張某當場死亡,其兄弟重傷。 案發后,王某迅速逃離現場,并在隨后的幾年里輾轉多地,最終于上世紀90年代末拿了偽造身份護照,偷渡出境。 隱姓埋名的意大利生活 2002年,王某使用虛假身份進入意大利,并在米蘭郊區定居。 他先是在中餐館打工,后來在貝加莫省的一家食品雜貨店找到送貨的工作,月薪約1200歐元(約合人民幣9200元)。 多年來,他一直低調生活,從未引起當地警方懷疑。 工作兢兢業業,平時很少說話,從來不吵架,因為一旦吵架打架到了警察局,可能警察會查驗他的消息。 ![]() 國際警務合作促成抓捕 此次逮捕行動源于中國警方與意大利警方的國際合作。 近年來,中歐警方加強了在追逃方面的信息共享和技術協作,確切說是AI人臉識別技術發達了,兩國開始共享人臉識別了。 2025年初,中國警方通過國際刑警組織向意大利提供了一大批過去罪犯的AI人臉數據,就包括了王某的線索,米蘭警方隨即展開調查,發現中國提供的人臉數據完全符合。 經過數周追蹤,最終在博爾蒂耶雷鎮的一輛送貨車上將其抓獲。 歐洲并非逃犯的“避風港” 類似案件在歐洲并非個例。 2019年,德國警方在杜塞爾多夫逮捕了一名中國籍逃犯,該男子涉嫌在2005年貪污公款后潛逃歐洲,并在當地經營中餐館十余年。 2023年,西班牙警方在馬德里逮捕了一名涉嫌經濟犯罪的溫州籍女子,她已逃亡15年,靠打零工維生。 這些案例表明,隨著國際警務合作的深化,海外追逃的成功率正不斷提高。 等待引渡回國 目前,王某已被關押在貝加莫監獄,意大利法院將審理其引渡程序。 如果引渡獲批,他將被送回中國接受審判。 對于30年前的受害者家屬來說,這場漫長的等待或許終于能看到正義的到來。 親愛的讀者,經常犯事的朋友都知道, 如果您在國內犯了事,藏在歐洲,那就趕快再跑吧,歐洲不安全了... 不犯事的朋友繼續留在歐洲,看我們的號哈... ![]() 圖片說明:意大利米蘭郊區,貝加莫 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 以荷比盧為基地,從事全歐洲的投資并購活動。 獲邀成為葡萄牙政府"全球投資大使“,協助政府全球招商引資,該名額全球約為30名。 在《21世紀經濟報道》和《新浪財經全球意見領袖》開辟專欄, 出版《歐洲投資實用手冊》、《你說不了解的歐洲經濟》等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