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2日,最新一期心血管領域國際頂級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歐洲心臟雜志》,影響因子 35.6)以 “FASTTRACK - CLINICAL RESEARCH”(快速通道-臨床研究) 形式,全文正式發表由湖北省人民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醫院心血管內科江洪教授、陳靜教授牽頭的HELP-PCI臨床研究重磅成果。 論文題為《Heparin administration at first medical contact vs immediately before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the HELP-PCl trial》(首次醫療接觸使用肝素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擬行直接PCI治療患者的療效分析)。湖北省人民醫院為論文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單位。 ![]() 江洪/陳靜教授團隊組織開展的此項研究,不僅在全球開創了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新范式,彰顯了中國學者在心血管急危重癥救治領域的國際引領力,還將進一步推動急性心肌梗死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標準的流程,有望為全球指南更新提供中國數據。 ![]() 湖北省人民醫院心血管醫院院長、自主神經調控湖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江洪教授 ![]() 湖北省人民醫院心血管急重癥中心主任、胸痛科主任、心臟重癥監護室主任陳靜教授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2023年發布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顯示,我國冠心病患者累計已超1100萬人,每年因其死亡的人數更是接近百萬級別。 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狀動脈急性閉塞、導致心肌缺血壞死的心血管急危重癥,是急性冠脈綜合征里最嚴重的一種類型,救治的關鍵在于盡早、充分、持續開通梗死相關動脈,恢復心肌有效灌注。 陳靜教授介紹,直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PCI)是目前最有效的再灌注治療手段。然而,在首次醫療接觸(FMC)至 pPCI 的時間延遲過程中,心肌仍持續處于缺血狀態,導致梗死面積擴大和心功能受損。 如何在第一救治時間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患者預后,是全球心血管領域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 江洪教授(右一)、陳靜教授(右二)在心臟介入治療術中 肝素作為臨床常用抗凝藥物,在STEMI 患者 pPCI 圍術期廣泛應用。既往研究表明,早期使用肝素可能有助于改善心肌血流灌注,但缺乏高質量臨床研究證據。為此,湖北省人民醫院心血管醫院江洪教授、陳靜教授牽頭開展了 HELP-PCI 研究。 該研究為多中心、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共納入湖北省36 家中心的 999 例發病 12 小時內接受 pPCI 的 STEMI 患者,按 1:1 隨機分配到干預組和對照組。 干預組患者在 FMC 時靜脈注射肝素鈉(100 U/Kg),對照組患者則在心臟導管室通過導管鞘注射同等劑量肝素鈉。主要終點為 PCI 前梗死相關動脈的 TIMI 3 級血流。 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干預組患者在PCI 前梗死相關動脈的 TIMI 3 級血流率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3.6% vs 17.6%; OR, 1.44; 95% CI, 1.06–1.97; P =0.02)。 這表明,在首次醫療接觸時給予負荷劑量肝素預處理,可顯著改善梗死相關動脈的自發再灌注。 同時,兩組患者在主要出血事件發生率方面無顯著差異,證實了早期使用肝素的安全性; 而1年內長期觀察,主要不良心腦血管事件(MACCEs)發生率和完全心肌再灌注率沒有明顯改變。 HELP-PCI 研究:開創 STEMI 救治國際“新范式” 首屆“國家杰出醫師”、湖北省人民醫院心血管醫院院長江洪教授介紹,HELP-PCI 研究開創了 STEMI 救治新范式,并由陳靜教授在 TCT 2024會議 (全球三大心臟介入會議之一)的late-breaking clinical science主會場上匯報研究結果,引發國際學者高度關注,彰顯了中國學者在急危重癥救治領域的國際引領力。 ![]() 江洪教授表示,HELP-PCI 研究重大成果將推動全球 PCI 治療標準革新,為全球數以千萬計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未來,江洪/陳靜教授團隊還將基于此項研究的突破性發現、繼續深入開展HELP-PCI Ⅱ期研究,推動這一策略向全國化、精準化升級,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提供更精準的臨床依據。 湖北省人民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醫院心血管內科是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國家首批臨床重點專科,在江洪教授的帶領下,學科始終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基礎研究、臨床診療和技術創新,學科活躍度位居全球醫院第四、科技創新成就位居全國綜合醫院第一,在全國享受盛譽。 胸痛中心是心血管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心通過集合心血管內科、急診科、胸外科、心外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皮膚科、醫學影像科、檢驗科等多學科協作的方式,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準確的診斷、危險評估和恰當的治療手段,從而提高早期診斷和治療急性胸痛的能力,并準確篩查出高危胸痛患者,達到減少誤診和漏診及過度治療,以及改善患者臨床預后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