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我對董璇結(jié)婚這事兒是支持的,有錢有顏的中年姐姐,有離婚的資本,也有結(jié)婚的資本,結(jié)了婚還能上節(jié)目,多好呀。 但《姐姐當家》這幾集看下來,我發(fā)現(xiàn)董璇并沒有做好結(jié)婚的準備,或者說,在婚姻這件事情上,她是缺少主體性的。 這是她婚姻最大的問題,也是最大的雷。 節(jié)目里有幾個細節(jié),可以看出來她對待這段婚姻的態(tài)度。 張維伊買房時,給她發(fā)了一條消息,大意是說,他想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最重要的人,而這個人就是董璇。 這個細節(jié)讓董璇非常感動,而她感動的點是,她被一個人如此強烈地需要著。 她覺得張維伊需要她,她可以彌補對方失去父母的遺憾。 換句話說,在這段感情里,董璇錯位了,她沒有把自己放在愛人的位置,而是放在類似于男方父母的位置。 結(jié)婚后,兩個人分開住,她也會特意到男方家里,幫男方把家打掃干凈。 她真的像一個母親。 包括婚后兩個人一起去旅行,董璇暈車,而且還想陪孩子,其實她根本不想也沒時間去旅行。 兩個人駕車走到路上時,董璇都感慨,這是沒苦硬吃。 張維伊說那要不回去?她說也不是不行。 她其實身體的每個細胞都在拒絕出門。 ![]() 同樣作為暈車又有孩子的中年女人,我太理解董璇的這種感受了。好不容易有點時間,真的只想躺著,根本不想要什么浪漫旅行。 但董璇覺得,張維伊需要。他們結(jié)婚太簡單了,都沒有出去旅行過,而張維伊又一直想要過二人世界。 所以很明顯,董璇在遷就張維伊,雖然她不需要旅行,但對方需要啊,所以她會配合對方,滿足對方的需要。 這個婚對董璇來說,結(jié)得太累了。 甚至不是她真心想結(jié),而是對方需要結(jié),她需要給對方一個交待。 活到這個年紀,還因為對方需要而結(jié)婚,還要遷就對方的需求,這將是所有矛盾的開始。 一段讓人舒服的婚姻,一定是因為自己想要,能滿足自己的需求。以及,在這段婚姻里,可以做真實的自己。 這兩樣董璇都沒有得到,這段婚姻滿足不了她的需求,也不能讓她坦然做自己。 這是很典型的沒有主體性,就是不以“我”為出發(fā)點。 但人和人之間最詭異的是,你越遷就別人,別人越不開心。因為遷就意味著沒有激情,沒有發(fā)自內(nèi)心地覺得滿足,狀態(tài)非常差。 董璇和張維伊過二人世界時,狀態(tài)的確不好,她甚至中途都想回家。 這種心不甘情不愿,觀眾都能感受到,對方又怎么可能感受不到呢? 一次兩次還好,次次如此,對方會不會覺得索然無味?會不會覺得董璇不愛自己? 然后,矛盾就會爆發(fā)。 而且雙方都委屈,一個覺得我遷就了你那么多,你有什么不滿意的,一個覺得,你跟我在一起就那么不開心嗎? 所以,婚姻一定是先滿足自己,而不是為了給別人一個交待。你只有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到滿足,才不會覺得委屈,才會從內(nèi)到外充滿激情。 何況活到姐姐這個年紀,名氣金錢孩子都有了,還要遷就一個樣樣不如自己的男人,到底是圖啥呢? 董璇其實并沒有做好接納一個男人的準備。 和張維伊結(jié)婚后,兩個人處于分居狀態(tài)。董璇的理由是,她家有女兒,不能讓陌生男人住進來,對女兒來說不夠安全。 對錯先不論,但這個細節(jié)足以說明,她并沒有完全接納張維伊。 這種情況,其實談戀愛可以,但真不適合結(jié)婚。 一結(jié)婚,矛盾就來了。 董璇想回家陪孩子,而且她的化妝品都在家里。但張維伊想過二人世界,不想讓她回家。 董璇這時候又充分體現(xiàn)了自己的遷就,她其實就是想回家,但又不想讓張維伊難過,最后還是去過二人世界了。 但她明顯不開心,一直冷著臉。對方很快也覺得沒意思了,問要不要送她回家。 節(jié)目里,倪萍說這事兒就是董璇沒安排好。 雖然倪萍的發(fā)言經(jīng)常給人太愛男的感覺,但這件事,的確是董璇沒處理好。是她遷就男方,沒有準備好接納男方就結(jié)婚的連鎖反應(yīng)。 而且,男方還站在了道德制高點,兩個人已經(jīng)結(jié)了婚,人家想要同居有什么問題? 最后都會變成董璇的為難。 說實話,張維伊給我的感覺是,他也沒有準備好接納董璇。 他接受不了自己和董璇之間巨大的經(jīng)濟和資源落差。 和朋友一起吃飯,董璇付了錢,他馬上急了,說自己付得起,讓店員把董璇的錢退了。 ![]() 他并沒有想好要接受一個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妻子。 那么兩個人以后相處中,董璇的很多行為都可能會刺激到他。比如董璇有大額的消費,可能對方會覺得沒必要,或者自卑。 而董璇那么容易遷就別人的人,消費起來也會變得小心翼翼。 最后就是,誰也不開心,誰也不暢快。 對于董璇來說,現(xiàn)在最需要的,是重新思考自己到底要什么,以及,敢于做真實的自己,敢于把自己的需求放在首位。 還是那句話,只有自己滿足了舒服了,婚姻才會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