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龍華醫院的掛號大廳里,凌晨三點就排起長隊。72 歲的張阿姨裹著棉大衣,手里攥著女兒的肺癌診斷書,她要搶的不是專家號,是 “劉嘉湘” 這三個字 —— 這位91歲的國醫大師,門診號在放號后 5 分鐘內就會被搶空,黃牛手里的號甚至炒到了 3000 元。 一、劉嘉湘的門診到底有多火? 每周二、四上午,龍華醫院 17 樓特需門診外的走廊永遠站滿患者。護士臺的電子屏顯示,劉嘉湘的門診從早上 7 點半開始,往往要到晚上 9 點才結束。他的學生偷偷算過:平均每 15 分鐘看一個病人,中間不喝水不上廁所,一天最多能看 120 個號。 “我爸吃了劉教授的藥,肺癌轉移的勢頭真的壓住了。” 來自安徽的王先生舉著一沓檢查單,這是他第三次來復診。像他這樣的患者,全國到處都是。醫院統計顯示,劉嘉湘一年要接診近 5 萬病人,占整個腫瘤科門診量的十分之一。 但掛號系統比高考還殘酷:每周三上午放號,點進去就是 “系統繁忙”,等刷新出來早就沒了。有患者試過連續搶了 11 周,手機屏都戳碎了也沒搶到。更氣人的是,黃牛的朋友圈總準時發布 “現貨號源”,價格從 1000 元炒到 3000 元,還得提前一周轉賬。 二、一號難求的三大根源 1. 看一次病太費時間 別的專家看診像流水線,劉嘉湘卻慢悠悠。他會翻完患者所有檢查單,仔細摸脈看舌苔,連最近睡眠好不好都要問。“癌癥病人的方子不能錯,差一味藥可能就耽誤事。” 他常對學生說。 這種 “慢工出細活” 的方式,讓他一上午最多看 40 個病人,而西醫專家用標準化方案,一上午能看 80 個。偏偏癌癥病人需要長期復診,有的患者跟著他看了 10 年,老病人占著名額,新病人自然排不上。 2. 黃牛用高科技搶號 醫院前年升級了掛號系統,要求人臉識別,但黃牛更厲害。有記者暗訪發現,他們用一種叫 “搶票腳本” 的軟件,手機一秒能點 200 下,普通患者手動搶號根本比不過。更隱蔽的是,有些黃牛和醫院內部人勾結,專門盯著退號池,一有空號就立刻搶走。 去年沈陽警方抓了個黃牛團伙,他們手里攥著全國 20 多個城市的名老中醫號源,光劉嘉湘的號就倒賣掉 300 多個,賺了近百萬。 3. 真正能接班的人太少 劉嘉湘帶過 55 個徒弟,現在能獨立看復雜癌癥的只有 3 個。“中醫看病靠悟性,同樣是咳嗽,有人是肺熱,有人是腎虛,得靠幾十年經驗才能分清。” 他的大徒弟李和根說。 但現在年輕醫生壓力大,既要會看病,還得寫論文評職稱。有個博士徒弟坦言:“跟著師父學診脈的時間,還沒做實驗寫論文多。” 能沉下心學十年八年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導致劉嘉湘不得不自己扛著大量門診。 ![]() 三、爭議背后的真問題 1. 中醫治病到底靠譜嗎? 有人說劉嘉湘是 “神醫”,也有人罵他 “騙子”。浙江的趙先生就是支持者,他 2019 年被診斷為晚期肺癌,西醫說最多活半年,吃劉嘉湘的中藥至今還好好的。但也有患者抱怨:“花了幾萬塊藥錢,病情沒好轉。” 西醫專家常批評中醫 “不科學”,說沒做過大規模試驗。劉嘉湘的回應很實在:“每個病人情況不一樣,哪能像做面包一樣用一個方子?” 他治過一個罕見的肝腫瘤病人,現在已經 4 年沒復發,這樣的案例在西醫看來很難解釋。 2. 掛號費 1000 元貴不貴? 2017 年醫院把他的特需號從 268 元漲到 1000 元,當時吵翻了天。有人說:“醫生是救人的,怎么能賣這么貴?” 但醫院也有苦衷,之前號太便宜,黃牛倒號更瘋狂,漲價也是想把號留給真正需要的人。 其實 1000 元里,劉嘉湘個人拿的并不多,大部分是醫院的特需服務費。但對普通家庭來說,加上藥費確實壓力大。有個患者算過賬:每個月復診一次,藥費加掛號費要 5000 多,一年下來就是 6 萬,相當于農村家庭一年的收入。 3. 遠程看病為啥只給外國人用? 龍華醫院有套遠程診療系統,泰國的病人可以通過當地醫生做檢查,劉嘉湘在上海給開方子。但這套系統國內患者用不了,很多人不理解:“自己國家的病人都排不上隊,為啥先給外國人用?” 醫院解釋說,這套系統是和泰國合作的項目,主要是為了推廣中醫。但患者們不買賬:“國內能不能也搞一套?哪怕多花點錢呢。” ![]() 四、怎么才能讓普通人看上病? 1. 讓徒弟們多分擔 現在上海的天山中醫醫院有 “劉嘉湘工作室”,他的徒弟李和根在那坐診。簡單的復診病人可以先找徒弟看,復雜的再轉給劉嘉湘。這樣一來,原本要搶劉嘉湘號的病人里,有 60% 可以在徒弟那解決。 這個模式正在全國推廣,已經建了 20 多個工作站。但問題是,徒弟們的水平參差不齊,有些患者還是信不過,寧愿花高價搶師父的號。 2. 用技術防黃牛 今年醫院試行了 “區塊鏈掛號”,每個號都像有電子身份證,誰搶的、轉給誰了都能查到。黃牛再想倒號,一查就能抓到。同時還搞了 “病情排序”,晚期癌癥病人自動排在前面,普通復診往后排。 但技術也有漏洞,有黃牛開始找癌癥病人代搶,再把號轉賣出去。看來防黃牛還得靠人盯人。 3. 政府該幫老百姓減負 現在有些地方已經把名老中醫的掛號費納入醫保了,比如江蘇的患者看完病,掛號費能報銷一半。上海也在試點 “中醫日間病房”,白天去醫院治療,晚上回家,費用按住院報銷,能省不少錢。 但這些政策覆蓋范圍還不夠,很多患者呼吁:“能不能把中藥也多報點?抗癌藥本來就貴。” ![]() 劉嘉湘的門診難題,其實是整個中醫行業的縮影。老祖宗傳下來的醫術確實能治病,但怎么讓更多人享受到,怎么培養更多能接班的醫生,怎么擋住黃牛的黑手,這些問題解決了,不僅是劉嘉湘的患者能受益,整個中醫行業才能真正火起來。 讓好醫生的號不再難搶,讓老百姓看得起病,這才是最重要的。 |
|
來自: 新用戶97804721 > 《中醫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