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暑期過半,準大一新生們也陸續收到了錄取通知書。 每年這個時候,作為早已畢業的老學姐,最愛圍觀新生們曬出的花式通知書。 今年率先出圈的,是中國化工大學的“西瓜刀”。 他們的錄取通知書由一種新型的碳纖維材料制成,輕薄但硬度高,切菜、切瓜,甚至用火燒都完好無損。 許多學生收到通知書后,都展示起了切瓜手藝。 今早,又看到中國海洋大學為新生發放的南極海水吊墜,同樣意義非凡。 高校們各顯神通,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將學子們夢想成真的喜悅,送到他們面前。 看了這些分享,心中竟也萌生出了些許重返校園的沖動。 轉念一想,自己有時開箱老白茶,好像也是這般小心翼翼又滿懷期待。 高品質的老白茶數量稀少,尤其一些稀有的品類,更要謹慎對待,不敢馬虎。 但打開包裝、聞到茶香后,整個人也會自然而然地放松下來。 到了正式沖泡時,反而覺得特別順手。 其實,泡好一杯老白茶,也沒有茶友們想象中那么難。 以此為契機,村姑陳就將私藏的4點泡茶技巧分享出來。 照著去做,泡出來的老白茶滋味更好。 《2》 技巧一:白瓷蓋碗泡白茶,香氣更完整。 老白茶的香氣清雅沉穩,以藥香、陳香、棗香為標志。 要讓這些香氣充分展現,不被干擾,茶具的選擇至關重要。 紫砂壺、粗陶壺等表面粗糙有氣孔的茶具,就不適合用來沖泡老白茶。 它們的透氣性和吸附性,對于普洱茶來說或許是優點,但對香氣層次豐富的老白茶來說,卻如同洪水猛獸。 紫砂壺的氣孔會吸收老白茶湯中的香氣物質和滋味物質,使茶湯的香氣減弱,變得沉悶,甚至被壺中殘留的茶味污染。 用紫砂壺、粗陶壺泡老白茶,等同于暴殄天物。 沖泡老白茶,白瓷蓋碗始終是首選。 白瓷蓋碗表面緊致細密的釉質層,幾乎不會吸附茶香茶味,反而能很好地將茶香聚攏于碗蓋上、茶湯中。 用白瓷蓋碗沖泡老白茶,能原汁原味地享受到老白茶的香氣層次。 除此之外,白瓷蓋碗還有便于出湯、便于賞茶等優勢。 為了更好地品味老白茶的香氣,品茶時還可以搭配上杯身細長、杯口略收的聞香杯。 《3》 技巧二:適當調整投茶量,茶味更平衡。 普通的老白茶,用110毫升的蓋碗沖泡,投茶5克泡出的滋味相對均衡。 但若是存滿7年及以上的老白茶,便可酌情減量。 比如,從原本的5克,減少到4或4.5克。 因為經過多年轉化的老白茶,葉內的苦澀物質減少,黃酮類物質增加,內質豐厚。 一經沸水沖泡,內含物質會迅速析出。 年份越高,內質轉化越充分,如果仍按5克的量沖泡,對新茶友而言,滋味可能會過于濃郁。 適當減量,滋味更適合大眾,還能省點茶葉。 當然,這種濃郁的茶味,對老茶客來說可能剛剛好。 另外,面對不同的茶具,投茶量也并非一成不變。 除了白瓷蓋碗外,沖泡老白茶,還可以用玻璃杯、玻璃壺。 這類茶水不能分離的泡法,投茶量寧少勿多,一般在1.5克到2.5克不等。 《4》 技巧三:每沖都用沸水泡,茶味更充分。 沖泡白茶,從始至終都該堅持用沸水沖泡。 “從始至終”,往大了說,是從新茶到老茶;往小了說,是從第一沖到最后一沖。 每一沖都必須用滾燙的沸水,才能充分激發老白茶深厚的底蘊。 溫水沖泡老白茶,就像小火炒肉,花費的時間長,還炒不出鍋氣。 水溫不夠高,部分物質達不到沸點,無法從茶葉中析出,茶湯喝起來就單薄、綿軟,缺乏老茶應有的韻味。 所以,泡茶的時候,請茶友們務必確保,每一沖注入蓋碗的水,都是滾燙的。 如果燒水的電陶爐或茶壺沒有保溫模式,在沖泡下一沖茶之前,就先重新把水燒開再泡茶。 有的時候,茶味斷崖式下跌,可能就是因為泡茶時用了已經變涼的水。 《5》 技巧四:老白茶泡后再煮,茶味品嘗更全面。 除了沖泡外,老白茶還可以用壺煮。 但內含物質豐富的高年份老白茶,直接丟進壺里煮,內質一股腦地析出,滋味層次就不分明了。 各種層次的香氣和滋味混雜在一起,不容易被一一品嘗到。 所以,面對高品質、高年份的老白茶,先煮后泡的方式更能展現其細膩的茶味。 先用蓋碗沖泡,泡了7、8沖后,茶味變淡,再把葉底放到煮茶壺中去煮。 此時葉底內仍有大量的天然膠質、可溶性糖等物質,會在沸煮后析出。 煮出來的茶湯柔和、甘醇,是另一種味覺體驗。 先泡后煮,才能將一泡老白茶的價值榨取到極致。 《6》 一些茶友泡茶,尤其是在沖泡名優茶、老白茶時,會感到緊張。 泡茶的時候,總怕操作不當,泡壞了這些珍貴的茶葉。 但心里顧及得太多,有時反而更容易出錯。 考試因為害怕犯錯而遲遲不敢下筆,大腦也會一片空白。 只有頭腦清醒、沉著冷靜,判斷才更準確。 況且,茶性溫和的老白茶本身就有很強的包容性,為茶友們留足了余地。 所以,掌握好泡茶技巧后,大可放松心態,把老白茶當做可親的朋友去對待。 即便出錯了又何妨?吸取經驗,下一次自然會做得更好。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