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去參加心理學應用發展大會,認識了一個女老板,最近她身邊發生了一件事兒。她說她把合作十幾年的表姐給趕出了公司,還特意在朋友圈發了一條意味深長的動態:“我先翻臉了。”公司里的人都以為她瘋了,畢竟那位表姐是她創業初期拉她一把的人,后來也在公司出力不少,并且投入了相當多的資金。可等到真相傳出來,大家才明白她為何翻臉;原來表姐這些年一直打著自家人的名義,暗中挪用公司資金,還架空管理層,甚至背著她私自簽了幾個高風險的合同。她找我傾訴說:“我以前不敢翻臉,是怕壞了感情。后來才明白,感情早就被她一點點掏空了。”人這一生,總會碰到幾種必須翻臉的人,不是因為你多有勇氣,而是因為你再不翻臉,你就翻船了。以下這3種人,如果你還忍著不翻臉,那你可能會一直被拖著走下坡路;但只要你敢翻臉,反而會看到命運的拐點。第一種人:消耗你情緒的人心理學上有一個術語叫“情緒寄生”,說的是某些人總是把負能量傾倒在別人身上,讓你不知不覺成為他們的情緒垃圾桶。這類人最常見于偽親密關系中,比如愛指責你的伴侶、每天抱怨的同事、動不動就翻舊賬的家人。他們的邏輯永遠是:“我不開心,所以你得受點苦。”還記得《歡樂頌》里樊勝美的媽媽嗎?她瘋瘋癲癲、重男輕女,對兒子偏愛到極致,連兒子工作都是她幫著找的。可兒子不好好干工作,打人了,進去了,需要錢去保釋和賠償。媽媽就給樊勝美打電話,“你救救你哥哥吧”;可樊勝美已經把自己的錢都給媽媽了,她連生活費都捉襟見肘。媽媽還不放過她,跑到上海來當面讓樊勝美難堪,她竟然讓樊勝美別租房子住了,住到公司宿舍里去。樊勝美只有擺脫這樣的家人,才能迎來新生。可電視劇里,根本沒有這樣的橋段,電視劇里安排了另外一個人來幫樊勝美出氣,那個人就是她的好閨蜜曲筱綃。你會發現,那些真正變好的人生,都是從不再慣著誰開始的。敢對消耗你情緒的人翻臉,其實就是一種心理邊界的建立。當你不再毫無保留地善良,生活才會慢慢輕盈起來。第二種人:拿你當備胎的人別覺得只有戀愛里才有備胎,現實生活中,友情備胎、職場備胎一樣存在。比如,平時不怎么聯系的朋友,到了有事就“你是我的大貴人”;工作上,把責任都推給你,把功勞都攬到自己懷里。電視劇《我的前半生》里,賀涵就是把唐晶當成是備胎用的,他們在一起十年都不結婚,這是其一。其二,當薇薇安出現的時候,非常囂張,又是在朋友圈曬賀涵家的睡衣照、又是滿世界追著他跑;還挑釁唐晶:“你們十年沒結婚,他遲早是我的”。明明賀涵可以做點啥來阻止一下,可他就是什么都不做,他故意讓薇薇安進家門,有誤會他也不解釋,他只告訴唐晶,“你可要相信我。”但是到了工作上,賀涵又跳出來贊揚唐晶的工作水平了,他說唐晶是他最優秀的作品。做人怕的不是沒被需要,而是只在別人用得著的時候才被想起。真心的關系從來不靠索取維持,只有敢于拒絕當備胎,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主動權。第三種人:不斷拉低你格局的人人的圈子決定了人的格局,而格局,決定了能看多遠、走多遠。你有沒有發現,很多時候你不是不努力,而是被一些格局低的人拉住了腳。你說想考研,他們說“有用嗎”;你說想創業,他們說“別瞎折騰”;你說想換個更大的平臺,他們嘲笑你眼高手低。其實這些話背后,藏著他們的焦慮與不安。你的成長,會讓他們感到威脅;你的改變,會讓他們暴露原地踏步的真相。所以,他們最希望你別動,和他們一起混日子。有時候你要翻臉的,不是人,而是那種被困住的狀態。一個不敢突破的人,最后只能一輩子困在別人設定好的格局里。有人說,“一個人之所以一直不幸福,是因為他從不敢得罪任何人。”真正的成熟不是一味隱忍、討好和委屈自己,而是敢于為自己設下底線。心理學里講“自我賦權”——你的人生不是靠別人認同撐起來的,而是你自己說了算。敢對上面提到的這3種人翻臉,不是你變得無情了,而是你終于對自己有情了。從這一刻起,去翻臉吧,這也許就是你重啟人生、躍遷命運的第一步。-The End -作者-李眉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