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要改變創造了焦慮,正是要成長創造了不安。接納自己不容易,殺掉成長的欲望更不容易。因為社會總是說你要改變,你要成長。所以沒有人可以安心的做自己,也沒有人對自己滿意,人們都對未來那個成功的自己更滿意,最后發現成功永遠沒有到來,因為成功之后還有更大的成功。 一、你的努力反而創造出了障礙,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臣服。 然后變成了邯鄲學步,新的沒有學會,原來固有的也被忘記了,最后爬著回來了。有一個女生因為說話直,傷害到了閨蜜,閨蜜和她絕交了。身邊的人就說你要改一改,你要少說話,要委婉說話,幾個月之后她抑郁了。所以保持自己是不容易的,但是保持自己也是最簡單的,至少你沒有傷害到自己,至少你保持真實,因為虛假才是心理疾病的根源。 每個人都習慣了成長,所以每個人都要知道的更多,越是焦慮的人,越想知道更多。從社會性質的角度說,這種努力是需要的。而另外一種成長的角度看是不需要努力的,就是說心靈的成長是不需要努力的,你的努力反而創造出了障礙,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臣服。你無法去控制,就像你無法控制心跳一樣,這時候需要無欲,而不是成長的欲望。任何一個欲望都是障礙,甚至你想達到無欲都是一種欲望。 這就是很多人越想平靜,越出現煩亂。越想讓自己情緒穩定,自己情緒越不穩定。越不讓自己焦慮,自己反而越焦慮。所以我們要明白欲望本身才是問題所在,所以你無法欲求寧靜,無法欲求無欲,你只能欲求這個世界上的物質,因為欲望就是世界的,當你在一種沒有欲望的狀態時,寧靜安心才會發生在你身上,當你在一種無欲的狀態時,安心才會發生在你身上,寧靜才會發生在你身上。 二、一個反對單純的人,怎么能夠有一個好的睡眠呢 社會發展本來應該給大家帶來幸福,結果恰恰相反,我們渴望感官刺激,我們一直在尋找更新鮮的感官刺激,你越尋找感官刺激,你就變得越不敏感,最后喪失了敏感性。然后你再要求更多的東西,那時你所有的感官都變得遲鈍與死寂。當你要求越來越多的感官刺激時,你就在殺死你的感官。為什么那么多的人抑郁?那么多人變得麻木,人們從來沒有像今日那么遲鈍與死寂,以前人們總是活生生的,以前并沒有那么多滿足感官刺激,沒有互聯網,你不知道明星和富豪的生活,身邊的人差距沒有那么大。也不會有那么大的野心,你不會必須想出人頭地,光宗耀祖。 現在創造了許多進入感官刺激的機會,品嘗更多的食物,重口味的食物,然后你的味覺會喪失。頻繁更換愛情的對象,你對愛的敏感性就會麻木,你總是想體驗到快樂,但是體驗到快樂,一定自己是一個活生生快樂的人。否則你帶著一個冰冷的心,總想讓對方溫暖你,結局一定是失望的,因為只有相似的東西才會帶來同類的東西。你死氣沉沉的,你給出的一定是冰冷的。不但不能融化它,反而會讓對方雪上加霜。 一個遲鈍和麻木的人,怎么會感知到別人的喜怒哀樂?她只會在自己頭腦里做夢,別人會打擾到她的夢。只有敏感性的人,看的時候才是真正的看,她的眼睛才具有洞察力,聽的時候才是真正的聽,真正能傾聽別人內在的聲音。否則一個麻木的人,別人說兩句話她就煩了,怎么會有交流呢?怎么會走進別人內心世界呢?只有你全然的在對方身上,看對方有興趣,才能看到真正的那個人。 三、你心惡的時候你就會投射出來所有人都是惡的,就會防御,就會恐懼,你在自己內心世界里創造出來敵人。 所以不要尋求成長,要臣服要成長變成自然會發生,不要拔苗助長。像麥穗,到時間了自然成熟,不要催熟它。不是透過你的努力,而是透過臣服。學習工作你必須需要你的意志,沒有意志你就完不成工作。想要達到寧靜,就需要允許、放手、臣服,只能透過臣服而完成,忘掉你的文化、人格、面具,那些都是門面,把它丟掉,要變成像小孩一樣。拋棄頭腦然后回到童年看起來會很瘋狂,可是你已經不單純了,你還想變得更復雜。你一直反對你的單純,一個反對單純的人,怎么能夠有一個好的睡眠呢?怎么能夠安心呢?怎么能夠不焦慮呢? 除非你再次回到童年,否則障礙一直會存在。讓單純的單純,讓復雜的復雜。你單純了,你的世界就單純了。吃虧就是吃虧了,做錯了就是做錯了。而不是想到我必須復雜,我才能不吃虧,甚至我可以占便宜。你心善,世界就是善的,你會信任世界,你自然創造了一個安全感。你心惡的時候,你就會投射出來所有人都是惡的,就會防御,就會恐懼,你在自己內心世界里創造出來敵人。 你投射出來的攻擊,然后你認為別人在害你,實際上是你想報復傷害別人。看到這一點對療愈心理疾病非常有價值,你認為別人都討厭你,恰恰是你討厭別人。你認為別人都想報復你,實際上是你想報復別人。如果你不明白,你會覺得這個說法很瘋狂。但是其實不然,它是一種投射。如果你用心覺察,你就知道我在說什么?你才會從迷惑中走出來,你將變得純凈而清醒。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國際催眠師,河北心理學會會員,簽約作者,老師善于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注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