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到個補腎強骨的泡酒方子,試了半個月居然真有點東西。巴戟天和懷牛膝各100克懟進玻璃罐,倒兩瓶52度的二鍋頭,密封扔柜子角落。本來沒抱多大希望,結果昨天開罐差點被藥香撲個跟頭——原來中藥材泡開了是這種帶甜味的草木香,跟干巴巴的藥材鋪氣味完全兩碼事。 我媽老寒腿多年,冬天蓋三床被子腳還是冰的。倒出小半杯讓她睡前喝,這倔老太太非說藥酒都是江湖騙子,結果喝完第二天自己偷偷把酒瓶子往床頭柜里藏。現在天天準時準點來我屋里“視察”酒罐子,還假模假式說什么“幫你看看發酵程度”。笑死,二十天都沒到急什么,酒里飄著的巴戟天明明還硬得像樹皮。 倒是牛膝化得特別快,第三天就看見棕色的藥汁從斷面往外滲,像泡開的龍井茶葉梗。網上有人說要用鹽制巴戟天效果才好,跑了好幾家藥店發現現在基本都是生曬的。老板翻著白眼說:“真要鹽制的你得去廣東找老藥鋪,現在誰還費這個功夫?”反正我喝著曬干的版本,后腰那塊兒發僵的感覺確實松快不少。 最意外的是關節反應。上周爬山故意沒戴護膝,膝蓋居然沒像以前那樣咯吱響。不過千萬別學我大口悶,這玩意兒后勁比黃酒還陰,有次晚飯喝了40毫升,半夜三點還瞪著天花板數羊。現在嚴格控制在20毫升以內,早晚各一小盅,喝完腳底板自動發熱,像踩在曬燙的青石板上。 泡酒罐子擺在書房,每天看著琥珀色的酒液越來越濃,突然理解為什么古人管藥酒叫“露酒”。就是有個bug——過濾時牛膝的碎渣老堵濾網,最后急得直接拿紗布擠,弄得滿手都是黏糊糊的藥汁。下次得記住先把藥材剪得再碎點,或者直接買個超大號茶包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