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君子湯:人參、白術、茯苓、甘草。補氣主方,用于脾胃虛弱、食少、泄瀉等癥。 二、四物湯:生地、當歸、白芍、川芎。養血主方,用于肝血虛滯、婦人經水不調。 三、六味地黃丸:熟地、山萸、山藥、茯苓、丹皮、澤瀉。養陰主方,用于腎水虧乏、腰痛遺精等癥。 四、四逆湯:附子、干姜、炙甘草。回陽主方,用于寒盛陽微、四肢厥冷、水瀉不止。 五、桂枝湯: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棗。調和榮衛主方,亦治傷風。 六、麻黃湯:麻黃、桂枝、杏仁、炙甘草。發散風寒主方,用于寒熱無汗、脈象浮緊。 七、銀翹散:銀花、連翹、豆豉、荊芥、薄荷、牛蒡、桔梗、甘草、竹葉、蘆根。風溫初起主方,用于發熱、口渴、脈象浮數。 八、六一散:滑石、甘草。清暑主方,用于身熱煩渴、小便短赤。 九、平胃散:蒼術、厚樸、陳皮、炙甘草、生姜、大棗。化濕主方,用于滿悶、嘔惡、舌苔白膩。 十、五苓散:茯苓、澤瀉、豬苓、白術、桂枝。利濕主方,用于小便不利、飲水吐逆。 十一、十棗湯:芫花、甘遂、大戟、大棗。瀉水主方,用于水飲內停、胸脅滿痛。 十二、瓊玉膏:生地、人參、茯苓、白蜜。潤燥主方,用于津液枯涸、氣虛干咳者。 十三、五仁丸: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陳皮。潤腸主方,用于津枯大便困難者。 十四、白虎湯: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清熱主方,用于壯熱、口渴、汗出、脈象洪大。 十五、黃連解毒湯:黃連、黃芩、黃柏、山梔。瀉火主方,用于三焦積熱、狂躁煩心、迫血妄行等癥。 十六、普濟消毒飲:玄參、黃連、黃芩、連翹、板藍根、馬勃、牛蒡、薄荷、僵蠶、升麻、柴胡、桔梗、甘草、陳皮。清溫毒主方,用于大頭瘟、咽痛口渴等癥。 十七、清骨散:銀柴胡、胡黃連、秦艽、鱉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清虛熱主方,用于骨蒸勞熱、陰虛、午后潮熱或夜間發熱。 十八、三仁湯:杏仁、蔻仁、苡仁、厚樸、半夏、通草、滑石、竹葉。清化濕熱主方,用于濕溫身熱、胸悶、渴不欲飲。 十九、達原飲:厚樸、常山、草果、檳榔、黃芩、知母、菖蒲、青皮、甘草。治濕熱瘟瘧主方,用于濕濁挾熱、阻滯中焦、寒熱胸悶、舌苔厚膩等癥。 二十、二陳湯:姜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生姜。除痰主方,兼能理氣、祛濕和中。 篇幅有限,未列完整,辨證使用,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