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到70歲,是最酷、最舒服,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時光。
孩子已經(jīng)大了不用管了,辛苦了一輩子,物質也相對富有了,也該為自己活了。
這15年很重要,是人生一大轉折點。那么怎么過好這15年呢?
有人認為是鍛煉和養(yǎng)生。沒錯,身體好了,不僅讓自己的晚年生活,活得有尊嚴,也讓孩子們不用那么操心。
鍛煉身體,沒有錯,但是還有幾點比鍛煉更重要,那就是晚年自己對自己的“精神滋養(yǎng)"!
第一點:放下執(zhí)念,靜心養(yǎng)心。
人到中老年,最怕執(zhí)念。放下,才是送給自己最好的歲月禮物。前半生拼的太多,后半生為自己而活。
我鄰居退休后便跑去給孩子帶孫子去了,她的孩子工作忙,把她當老媽子使,她也毫無怨言。
后來年紀大了,手腳不靈活了,腦中風住進了養(yǎng)老院,只有我們這些老鄰居偶爾去看看她,可憐人啊!
大多數(shù)人,從來都不是敗給歲月,而是敗給了固執(zhí)的自己。過好自己的晚年,不僅是在幫孩子,也是在幫自己。
第二、珍惜生命的最后階段,陪伴和享受。
中國人的一生是勞碌的一生,學習、工作,直到55歲退休后才能真正地有時間享受生活,轉變角色,以家庭為重。
以前拼事業(yè),現(xiàn)在拼誰的時間多。年老之后,咱換一個角度,多一些耐心和愛心去和家人相處。
幸福其實不是賺多少錢,而是在平凡的日子里,總有人做好了飯,等你回家。難過的時候,有一個人可以陪伴在側,說一句,有我在!
第三、轉變心態(tài),不再鉆牛角尖
在這個15年里,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疾病,或者親朋好友的生離死別。
不要害怕,這些都是自然法則。我們都是同坐在一輛開往未來的火車上,總有人因為有事先下車。
疾病也并不可怕,就算神仙也要下凡來歷練才能成神。放松心態(tài),人出生就已注定每一個人都會經(jīng)歷死亡,何必太在意呢?
人生四季,泰然處之,才是我們中老年人最大的智慧。
我以前常和孩子說,越是生病了,越要保持好心態(tài),那么你身體里微小的細胞也會和你一起對抗外敵,那么我們的身體很快就會恢復健康,我們老了,這個法則同樣適用。
第四、減少不必要交往,讓自己過得更舒服。
交往的人越多,要處理的事情越多,人的煩惱就越多,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我同事剛退休的時候,參加了社區(qū)好幾個社團,有拍照的、走路的、旅游的、喝茶逛街的。剛開始她很享受,這才是豐富多彩的晚年生活啊!
半年不到,她疲憊不堪,人多了,主意就多,就越要費神去處理各種鎖事。還不如自己,想干嘛干嘛,想什么時候去就什么時候去。
第五、規(guī)律作息、合計規(guī)劃飲食起居。
有的人覺得,退休了想睡到什么時候就睡到什么,不像工作那樣需要嚴格遵守時間。時間長了,反而對身體不好,反而規(guī)律作息,更是養(yǎng)生。
早睡早起,清淡飲食,適當?shù)腻憻挘3忠活w愉悅的心,才是真養(yǎng)生。
55到70歲,看似人生歸于平淡,實則是前半生咱們自己沉淀積累的福報,最濕潤。
這是一段最寶貴的年華,是守望,更是自洽。
莫言黃昏近,
霞光依舊照山川。
別嘆夕陽斜,
余暉猶印半邊天。
朋友們,你們認同我的觀點嗎?
你們還有什么“惜命”的養(yǎng)生之道,歡迎分享,一起過好人生最后一段寶貴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