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沖·綠光蘋果奇遇記: 果香里的詩與暖 文/楊明坤(云南武定) 一、出發:被果香勾走的周末 周六清晨的鬧鐘還沒來得及扯開嗓子,我就被手機一陣輕快的震動喚醒。屏幕上跳出閨蜜阿柚發來的照片:長沖春麗蘋果采摘園的枝頭,青紅相間的蘋果綴在葉間,飽滿的果皮上滾動著晶瑩的露珠,像誰不小心撒了把碎鉆。配文格外俏皮:“聽說這里的蘋果會躲貓貓,要不要來抓?” 半小時后,我、阿柚、表哥大張和他的發小阿野,已經擠在大張那輛頗有“個性”的二手越野車里。說它個性,是因為除了喇叭不響,似乎哪兒都能發出點動靜——車門開合時“吱呀”作響,底盤過坎時“哐當”不停,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們的興致。車斗里塞滿了野餐墊、折疊椅,還有阿柚特意帶來的“蘋果味”防曬霜,她說:“要從頭到腳都浸在蘋果的氣息里。” 車窗外的風景漸漸切換,高樓的棱角被稻田的曲線溫柔取代,風從半開的車窗溜進來,帶著泥土特有的腥甜。大張突然猛打方向盤,我們集體向右傾斜的瞬間,看見路邊立著塊木牌,紅漆寫著:“長沖果園——再往前,蘋果會跳上車哦。”阿野笑著拍了下車門:“這果園的主人,怕不是個詩人?” 我望著窗外掠過的稻浪,忽然想起出發前讀到的句子:“秋把重量掛在枝頭時/長沖的葉尖正蘸著陽光/寫丹紅的詩行”。那時還不懂這詩句的妙處,此刻風里飄來的隱約果香,仿佛已經替我做了注解。 ![]() 二、入園:和貓咪簽訂的“采摘協議” 果園的木門爬滿了牽牛花,紫的、粉的、白的,像一串垂落的風鈴。門旁站著位戴藍布帽的老爺子,正蹲在地上喂貓,三只橘白相間的小貓圍著他的布鞋打轉,尾巴掃過褲腳,留下細碎的絨毛。 “是老李頭吧?”阿柚推開車門就跑過去,腳步太急,差點被門檻絆倒,引得小貓們“喵”地一聲散開,又好奇地回頭望她。 老爺子抬起頭,臉上的皺紋里都藏著笑,眼角的紋路像樹枝的年輪:“你們是來抓'綠光蘋果’的?”他指了指旁邊的黑板,上面用白色粉筆寫著幾條規則,字跡帶著點顫,卻格外認真: - 只能摘帶青斑的蘋果; - 不許欺負果樹,摘不到就跟它說句好話; - 找到藏著'蘋果券’的果子,免費換一只烤土雞。 “這規則還挺有意思。”大張摸著下巴笑,“跟果樹說好話?那我得提前練練。” 進了園才發現,這里的果樹長得隨性極了。矮的伸手就能摸到果子,果皮上的絨毛蹭得手心發癢;高的要踮腳跳起來,指尖勉強夠到果子,卻被枝葉勾住衣袖,像是果樹在撒嬌挽留。枝葉間還掛著彩色的小風車,紅的、黃的、藍的,風一吹就嘩啦啦轉,驚得蘋果們輕輕搖晃,青紅相間的果皮在陽光下閃著光,像在跟我們招手打招呼。 阿野掏出手機拍照,鏡頭里的蘋果躲在葉后,只露出半張臉,真應了阿柚說的“躲貓貓”。“蘋果在風里搖晃/酸甜漫過小徑的褶皺/土雞的啼鳴落進酒杯/漾開半盞田園的香”,我忽然想起這句詩,原來詩里的場景,真的會在眼前鋪展開來。 ![]() 三、采摘:與蘋果的溫柔周旋 我們各自提著布袋子鉆進果林,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下來,在地上織成斑駁的網。阿柚盯著一棵矮樹,那里的蘋果青斑最明顯,像給紅臉蛋畫了道俏皮的妝。她踮起腳去夠最高的那顆,手指剛碰到果皮,果子突然一歪,從她指縫溜走,“咚”地落在草地上。 “哎呀,它好像在笑我。”阿柚蹲下去撿蘋果,對著果子小聲說,“對不起呀,我太急了,下次輕點碰你。”說著還輕輕拍了拍果子上的泥土,像是在給它道歉。老李頭遠遠看見,笑著對我們說:“你看,這就叫跟果樹說好話。” 大張的目標是找帶“蘋果券”的果子,他專挑枝葉茂密的地方鉆,嘴里還念念有詞:“藏哪兒了呢?給我個面子唄。”突然他“哎喲”一聲,原來被樹枝勾住了頭發,他沒生氣,反而對著樹枝笑:“不好意思啊,打擾你了,我就看看,不摘你的果子。”逗得我們直笑。 我走到一棵老果樹前,樹干上有幾道裂紋,卻枝繁葉茂,枝頭的蘋果個頭最大,青斑像翡翠嵌在紅瑪瑙上。我踮起腳,手指托住蘋果底部,輕輕一旋,果子就落進了手里,帶著葉片的清香。陽光照在蘋果上,青斑處泛著淡淡的綠光,原來這就是“綠光蘋果”的由來。 阿野舉著手機追拍蘋果,鏡頭里的果子在葉間穿梭,有時只露出個光斑,有時又完整地映在屏幕上,像在跟他玩游戲。他笑著說:“這些蘋果成精了,知道怎么上鏡最好看。” 我們摘得累了,就坐在樹蔭下休息,剝開剛摘的蘋果,果肉脆生生的,咬一口,酸甜的汁水流進喉嚨,帶著陽光的溫度。遠處傳來土雞的啼鳴,清亮的聲音穿過果林,落在我們的笑聲里。 ![]() ![]() 四、野餐:蘋果味的午后 回到果園中央的蘋果小樹下時,每個人的布袋子都鼓鼓囊囊的,沉甸甸的重量壓得布帶微微變形。老李頭提著個竹籃過來,籃子里裝著剛摘的黃瓜和茄子,帶著新鮮的泥土,還有一壺琥珀色的果汁,在陽光下閃著光。 “嘗嘗這個,”他給我們每人倒了一杯,杯子邊緣還沾著幾粒果肉,“蘋果皮煮的,加點蜂蜜,解膩。” 果汁入口先是微澀,接著是蜂蜜的甜,最后留著蘋果的清香,順著喉嚨滑下去,像是把整個果園的秋天都喝進了肚里。我們喝著果汁啃蘋果,陽光暖洋洋地曬在背上,把影子拉得長長的,和樹影疊在一起。 阿柚從包里掏出酸奶,把蘋果切成小塊拌進去,舉著勺子給我們看:“這是'秋天沙拉’,純天然無添加。”大張卻拿出帶來的肉醬,用蘋果蘸著吃,被我們笑他“暴殄天物”。“你們不懂,”他嚼得咯吱響,嘴角沾著肉醬,“酸甜配咸香,這叫混搭風,時尚得很。” “林邊的腳步踩著云影/閑談在葉間打盹/醉意順著藤蔓攀爬”,我們聊著天,話題從工作說到生活,從過去講到將來,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落在臉上,暖融融的,讓人有點犯困。 這時,老李頭的孫子小寶跑過來,手里捧著個竹筐,筐里裝著幾個圓滾滾的蘋果。“爺爺說給你們烤蘋果吃,”他把蘋果倒進鐵盤,用小刷子抹上黃油,又撒了把白糖,“要在炭火上烤到流糖汁才好吃,我爺爺烤的蘋果,全村第一。” 我們跟著他去看烤蘋果,灶膛里的火苗舔著鐵盤,蘋果漸漸變軟,果皮裂開小口,真的有琥珀色的糖汁流出來,香氣飄得老遠,引得阿柚不停咽口水。小寶舉著手機拍烤蘋果,鏡頭里的糖汁在火光下亮晶晶的,他說:“要拍下來給同學看,讓他們羨慕我。” “忽然撞見一片風景/藏在轉彎處的幽/詩便從喉頭跳出來/落在草葉上,亮晶晶的”,吃烤蘋果的時候,小寶給我們講果園的事。“春天蘋果花謝的時候,要給果樹疏果,不然果子長不大。”他指著遠處的一片空地,那里有個小小的樹樁,“那里以前有棵老蘋果樹,去年枯死了,爺爺說要等明年種新苗。” 阿野突然說:“我們可以給新樹苗留個禮物。”我們相視一笑,從包里掏出記號筆,在一塊木牌上寫下:“等你長大,我們來摘你的蘋果呀。”小寶蹦蹦跳跳地把木牌插在空地上,拍著小手說:“它肯定能看見。” ![]() ![]() 五、告別:把笑聲留在果園 傍晚的陽光漸漸柔和,把果林染成了暖黃色。我們準備離開時,老李頭給我們裝了袋剛烤好的蘋果干,褐色的果肉卷成小卷,裹著一層糖霜,甜香撲鼻。“帶在路上吃,”他拍著大張的肩膀,手掌粗糙卻有力,“明年春天來賞花,秋天再來摘蘋果,它們會記得你們的。” 阿柚把今天拍的所有蘋果照片整理成相冊,有躲在葉后的,有滾在草地上的,有被我們捧在手心的,封面上用熒光筆寫著“長沖綠光奇遇記”,還畫了個帶著青斑的蘋果。 大張的車斗里堆滿了我們的“戰利品”,蘋果的清香混著泥土味從車后飄進來,和車里的蘋果味防曬霜融在一起,成了獨屬于今天的味道。阿野突然說:“你們聽,果樹在跟我們說再見呢。” 風穿過果林,葉子沙沙響,真的像在揮手。我回頭望,夕陽把果園染成了金紅色,綠光蘋果們在枝頭輕輕搖晃,青斑處的綠光在暮色里格外明顯,像在點頭。小寶站在木門邊,舉著我們做的木牌,身影被夕陽拉得長長的,像個守護果園的小騎士。 “明年還來嗎?”阿柚靠在車窗上,手里把玩著一個小蘋果。 “當然,”大張握著方向盤,語氣肯定,“我還得跟那顆帶酒窩的蘋果道歉呢,上次摘它的時候太用力,嚇到它了。” 車開出老遠,我好像還能聽見蘋果們的笑聲,混在風里,甜絲絲的。布袋子里的蘋果輕輕碰撞,“咚咚”的聲音像在說“路上小心呀”。原來有些相遇,真的會像蘋果的味道,甜里帶點酸,卻讓人記很久。 就像那首詩里寫的:“長沖秋到實垂枝,翠葉含丹映日時。蘋果酸甜香滿徑,土雞肥瘦韻盈卮。林邊漫步興無盡,樹下閑談意醉癡。最樂尋幽逢美景,詩心澎湃賦清辭。”長沖的綠光蘋果,不僅給了我們一籃果香,更給了我們一段浸在詩里的時光,和一份藏在心底的暖。 ![]() ![]() 楊明坤,男,漢族,1971 年 11 月生,中共黨員,云南楚雄武定縣人。畢業于云南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中學高中語文教師。黃果樹文學會會員、云南省南社研究會會員、云南.南丹詩社會員、楚雄州詩詞學會會員、青蓮詩社會員、武定縣詩詞學會會員。從小酷愛文學,長期堅持原創寫作,作品多以真名發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