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一味藥就是一個補中益氣丸。 我們知道,補中益氣丸可用于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所致胃下垂,而有一味藥,用其泡茶服,對胃下垂也有效。 《上海中醫(yī)藥雜志》載,治胃下垂:茅蒼術20g,泡茶飲服,對胃下垂有效。 這個小方,說明了蒼術的升提之力。 補中益氣丸中的黃芪,其升提之力靠的是大補元氣。 而蒼術的升提,靠的是祛濕升陽。 蒼術的升提之力還體現(xiàn)在對濕熱下注的清除上,甚為有名的,就是它和補腎陰滋腎水清下焦?jié)駸岬狞S柏的合力。 蒼術升清陽以解中焦?jié)駶嵯伦ⅰ|S柏降濁把已下注到下焦的濕熱清除。 二味合力,蒼術升,黃柏降,調(diào)節(jié)代謝。蒼術溫燥脾濕,黃柏清熱滋腎,祛邪與滋補并用。蒼術調(diào)脾胃之本,黃柏治濕熱之標,完成對濕熱下注的狙擊。 所以二妙丸是用于肢體困重,皮膚或私處有濕熱癥狀,舌苔黃膩者。 接下來,我們要講蒼術的祛濕升陽對于頭面官竅尤其是眼睛明亮度的重要性。 當脾胃虛弱,運化不了水濕,濕濁內(nèi)阻,可致清陽不升。而清陽之氣上升至頭面官竅,可以祛散濁陰之氣,這種濁陰包括濕濁。 頭面官竅包括了眼,濕濁入眼,可致視物不清。 蒼術不僅祛濕濁,升清陽,還因其祛濕健脾后,有助于化生氣血,以及其入于肝經(jīng),能調(diào)和肝經(jīng)所藏之血,開竅于眼,從而對眼部的濕濁進行精準清除。 有既祛邪又扶正的作用,不過蒼術的祛邪與扶正也有區(qū)別,是以祛邪為主,扶正為輔。 故若用于視物不清時要想增加扶正力,可配伍一味更能滋養(yǎng)明目的中藥。 滋養(yǎng)眼目的關鍵物質(zhì)是肝血,而肝血既由脾胃化生,也由腎精化生,精血的充足能使眼目明亮,視物清晰。 由于精血為陰,大補真陰,填精養(yǎng)血的熟地就此登場。 二者相配,蒼術主入脾,熟地主入腎,可用于脾腎兩虛兼濕濁造成的視物不清。 其配搭的妙處在于, 蒼術升清陽,熟地補腎陰,陰陽互補。 熟地祛濕濁,辛溫善行。熟地補精血,潤澤滋陰。一燥一潤,一補一通,達到一種平衡狀態(tài)。 但熟地滋膩對有些脾胃有濕的人來說,容易拉肚子。蒼術的祛濕,正可制熟地之膩。而熟地反過來,又可制蒼術之燥。共同形成滋而不膩,燥不傷陰的絕佳組合。 熟地蒼術若再配一味菊花,因菊花清肝,可反佐熟地和蒼術的溫性,讓全方性質(zhì)更平和。且菊花清肝后能明目,對于體虛尤其是脾腎兩虛,濕阻經(jīng)絡所致視物不清有明顯的增效作用。 這便是明代醫(yī)書《普濟方》蒼地飲, 蒼術5g、熟地3g、花茶3g。 在蒼術熟地煎煮開后,加入菊花沖泡飲用。 再強調(diào)一下蒼地飲功效: 補虛明目和血,用于體虛濕阻經(jīng)絡所致視物不清。 這種視物模糊,可表現(xiàn)為眼前黑影游動如蚊蠅飛舞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