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的某個下午,古龍醉醺醺地從酒樓里走出來。 有記者問他對新人成龍的看法。古龍擺擺手,毫不客氣:"成龍?算了吧,他那張臉,那身段,怎么演我筆下的浪子?" ![]() "狄龍才是我要的人。" 這話傳到成龍耳里,這個年輕人躲在角落里哭了。 誰能想到,多年后的今天,79歲的狄龍依然活得像個年輕人? 每天清晨五點起床,打太極,游泳。下午在自己的茶樓里招待朋友,聊電影,聊人生。 這樣的生活,確實令人羨慕。 但回到那個年代,狄龍也不過是個想要證明自己的年輕人。 1965年,21歲的他進入邵氏電影公司,那時候他還叫譚富榮。 公司給他改名狄龍。 ![]() "為什么叫狄龍?"有人問鄴逸夫。 "因為他有帝王相。" 這話聽起來像是恭維,但狄龍身上確實有種說不清的氣質(zhì)。不是那種張揚的霸氣,而是一種內(nèi)斂的威嚴。 就像古龍說的:"有些人一出場,你就知道他是主角。" 古龍為什么那么鐘情狄龍? 看過《楚留香》的人都知道答案。狄龍演的楚留香,瀟灑而不輕浮,深情而不濫情。 最關(guān)鍵的是,他有種成熟男人的魅力。 那種魅力是什么?是歷經(jīng)滄桑后的從容,是看透世情后的淡定。 成龍當年確實太年輕了。他的功夫很好,很勤奮,但缺少那種...怎么說呢,缺少狄龍身上那種男人味。 "狄龍演古龍的男主角,天生就對。"導(dǎo)演楚原這樣評價。 為了演好楚留香,狄龍專門研究古龍的小說。他發(fā)現(xiàn)古龍筆下的男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外表風流倜儻,內(nèi)心卻孤獨深沉。 這不就是他自己嗎? 1976年,《流星蝴蝶劍》上映。 狄龍演的孟星魂,成了無數(shù)人心中的經(jīng)典。那場最后的決斗戲,他一言不發(fā),只用眼神就演出了生死離別的痛苦。 ![]() "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演員。"古龍感慨地說,"他不是在演戲,他就是我筆下的人物。" 成龍后來回憶起這段往事,還是會有些介懷:"那時候我確實很受傷,覺得自己永遠比不上狄龍大哥。" 但成龍不知道的是,狄龍其實一直在關(guān)注著他。 "這小子有潛力。"狄龍私下里對朋友說,"只是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多年后,成龍果然找到了自己的路。動作喜劇,國際巨星。 而狄龍,始終是那個古龍心中無可替代的男主角。 時間快進到今天。 ![]() 狄龍住在香港半山的一棟別墅里,養(yǎng)著幾只貓,種著滿園的花。每周和老朋友聚會一次,談笑風生。 "你不覺得寂寞嗎?"有記者問他。 "寂寞?"狄龍笑了,"古龍說過,真正的強者,都是孤獨的。" 但他并不真的孤獨。 那些年輕的演員,還會來找他請教。那些老朋友,還會在深夜給他打電話聊天。那些觀眾,還會在街上認出他,叫一聲"狄龍哥"。 這就夠了。 為什么說狄龍是香港影壇的真大哥? ![]() 不是因為他的地位,不是因為他的資歷。 而是因為他身上有種東西,那種東西在今天的娛樂圈里越來越少見了。 叫做"君子之風"。 從來不說同行的壞話,從來不炒作,從來不爭風頭。有人問他對某某新演員的看法,他總是說:"年輕人都不容易,好好努力就行。" 包括當年的成龍。 "成龍是個好孩子。"狄龍到現(xiàn)在還這樣說,"他只是走了和我不同的路,但都是正路。" 這就是格局。 ![]() 79歲的狄龍,還會偶爾出現(xiàn)在銀幕上。 不是主角了,大多演一些配角,或者客串。但每次出現(xiàn),都會讓人眼前一亮。 那種氣質(zhì)還在,那種從容還在。 古龍早就去世了,但他當年的話似乎還在回響:"狄龍才是我要的人。" 也許這就是為什么,在這個快餐時代,我們還會懷念狄龍。不是懷念他演過的角色,而是懷念他代表的那種男人的樣子。 儒雅而不失陽剛,深情而不失理智。 像古龍筆下的男主角一樣,也像我們心中理想的自己一樣。 成龍當年因為古龍的話而哭泣,但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并不是什么羞恥的事情。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狄龍走的是古龍的路,成龍走的是成龍的路。 都很精彩,都很值得。 只是在某些深夜,當我們想起那些經(jīng)典的武俠電影,想起那些瀟灑的男主角,我們還是會想起狄龍。 想起那個讓古龍一見傾心的男人。 想起那個79歲依然活得優(yōu)雅從容的傳奇。 |
|
來自: 新用戶7369AhUL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