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新聲-59-《氓》《氓》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偨侵纾孕﹃剃?,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端木持易講解】 蚩,甲骨文是“蟲”咬人“止”(趾)的形狀。什么蟲呢?蛇為主要形象。蚩蚩的聲音,有擬聲的感覺,就是蛇發出的聲音。 氓,流亡的民眾。特指外來的流民。 流亡的民眾,對于那些定居的民眾而言,感覺就是一群蛇來咬他們腳趾頭了。 即便是現代,發達地區的人開外地來的來,多少還有歧視,覺得外地人都是憨憨的,丑陋的,又像蛇蝎一樣會撕咬人,所以心里會有一些歧視。 古代頓丘城緊鄰淇水,曾是淇河故道流經之地。古頓丘城位于現今浚縣境內,是春秋戰國到漢代的考古遺址。然而,在晉定公十八年(公元前494年)黃河改道后,淇河也隨之改道,不再經過古頓丘城?,F今的考古研究表明,古頓丘大致位于今浚縣城西北約20多里的屯子鎮至蔣村一帶。 古頓丘城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商貿城市,其商貿活動可以追溯到舜帝時期,以商業貿易的活躍著稱。據司馬貞《索隱》引《尚書大傳》記載,舜曾在此地利用價格差異進行商業活動,獲得了豐厚的利潤。此外,《帝王世紀》和《尸子》等古籍也詳細描述了頓丘的商業繁榮景象。由此可見,在五帝后期,頓丘已經發展成為商業貿易的重要城市。 與頓丘的精明商人截然不同,淇河岸邊的朝歌女子則散發著另一種韻味。她們是在詩歌的熏陶下成長起來的,充滿了浪漫情懷。 商人重于利,女子重于情,結果呢? 多情總被雨打風吹去。 所以,作者哀嘆,不要寄情于商人。 那么,商人是不是確實不能信任呢? 我的看法是,要全面的看。 商人有四種: 于己有利而于人無利者,小商也。 于己有利于人亦有利者,大商也。 于人有利,于己無利者,非商也。 損人之利,以利己之利,奸商也。 只有奸商才是最可恨的。 人生在世,自己與他人,利益與損害,如何平衡,是每個人都需要回答的問題,不論士農工商,皆是如此。 大道是人人皆能有所得,人人皆有生的希望。否則,不光商業不可持續,任何事情都不能持續。 一代大商孟洛川的恩師送給他12顆珠子,12顆珠子就是12個字,每一個字都是一堂功課。12個字分別是:道與術,取與予,常與變,方與圓,利與害,生與死。講的就是經商需要掌握的辯證關系。 女人嫁給了男人,以為諾言就可以保一世的恩愛,可是,情感會變化,利益會變化,世事會變化,怎么能指望一紙契約,幾句諾言呢?再說了,所謂情感,本身就包含愛與不愛。這才是情感的自由啊。以不變的主觀心態,來應對客觀變化的情感,怎么能算是正確的呢? 情感決不能是綁架,否則就沒意思了。人,只要利益方面不虧欠彼此,就算是做人夠格了。好多人,是配不上真正的愛情的。他們只配得上哀嘆、苦惱、憂愁。為什么?因為他們自己做人已經出了問題。等、靠、要,不得則怨,做人,豈有此理? 該怎么做人? 自己要獨立、奮斗、自尊;對人要平等、公平、尊重。 你們說對不對呢? 全詩翻譯如下: 那個人老實忠厚,懷抱布匹來換絲。其實不是真的來換絲,是找個機會談婚事。送郎君渡過淇水,一直送到頓丘。并非我要拖延約定的婚期而不肯嫁,是因為你沒有找好媒人。請郎君不要生氣,秋天到了來迎娶。 登上那倒塌的墻壁,遙向復關凝神望。復關沒有見到盼望的人,眼淚簌簌掉下來。情郎即從復關來,又說又笑喜洋洋。你用龜板占卜,用蓍草占卦,卜筮的結果沒有不吉利。你用車來迎娶,我帶上嫁妝嫁給你。 桑樹還沒落葉的時候,桑葉像水浸潤過一樣有光澤。唉那些斑鳩呀,不要貪吃桑葚。哎年輕的姑娘呀,不要沉溺在與男子的情愛中。男子沉溺在愛情里,還可以脫身。女子沉溺在愛情里,就無法擺脫了。 桑樹落葉的時候,它的葉子枯黃,紛紛掉落了。自從嫁到你家,多年來忍受貧苦的生活。淇水波濤滾滾,水花打濕了車上的布幔。我女子沒有什么差錯,男子行為卻前后不一致了。男人的愛情沒有定準,他的感情一變再變。 婚后多年守婦道,繁重家務勞動沒有不干的。起早睡遲,朝朝如此,不能計算了。你的心愿實現后,漸漸對我施兇暴。兄弟不知道我的遭遇,見面時還譏笑我啊。靜下心來細細想,只能獨自傷心。 當初曾相約和你一同過到老,偕老之說徒然使我怨恨罷了。淇水滔滔終有岸,沼澤雖寬終有頭。回想少時多歡樂,談笑之間露溫柔。海誓山盟猶在耳,哪里料到你會違反誓言。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終結便罷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