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 JOT 最新發表的一篇較小樣本的隨機對照試驗: 鎖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ORIF)中,關于是否保留鎖骨上神經存在長期爭議。本研究通過隨機對照試驗,系統評估了兩種神經處理方式對術后癥狀的影響。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部分盲法的隨機對照設計,在單一學術型一級創傷中心開展。納入標準為閉合性、孤立性、移位的鎖骨中段骨折(OTA/AO 15-2A、-2B、-2C)患者。37例受試者隨機分為神經保留組(n=16)和神經犧牲組(n=21)。(A)采用ImageJ軟件測量患者鎖骨上神經(SCN)支配區域的感覺缺失范圍。測量方法:首先測定單個網格方框(藍色標注)的面積,隨后描繪麻木區域的輪廓(紫色標注),最終通過比較輪廓面積與單個網格方格的面積換算為實際平方厘米數值。(B)針對'感覺異常'這一廣義概念,采用10克Semmes-Weinstein單絲檢測法對鎖骨上神經分布區的內側、中間及外側三個亞區進行精細化評估。具體檢測位點為鎖骨下方3厘米處、間隔1厘米排列的紅色圓點標記位(每個亞區設置2個檢測點)。感覺功能方面:神經保留組在術后12周和24周時,胸壁感覺缺失面積顯著小于神經犧牲組(P<0.05);差異幅度:12周減少49.3cm2(95%CI 7.68-90.92),24周減少23.92cm2(95%CI 1.70-46.14);長期隨訪(52周)顯示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臨床癥狀評估:兩組患者的SANE評分和癥狀嚴重程度評分均呈現隨時間改善的趨勢,組間比較未顯示統計學顯著差異(P=0.176和P=0.155) 臨床啟示:對于職業要求較高或對感覺異常敏感的患者,推薦優先考慮神經保留技術;術中若需充分暴露手術視野,神經犧牲技術仍是安全選擇;術后3-6個月是感覺功能恢復的關鍵觀察期。 注意事項:本研究樣本量有限(n=37),后續需要更大規模的多中心研究驗證。臨床決策應結合患者個體情況和手術需求。 結論:鎖骨骨折ORIF術中保留鎖骨上神經可顯著改善術后中期感覺功能,但對其他臨床癥狀的影響有限。術者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宜的技術方案。文獻來源:Brahme, Indraneel S. MDa,b; Tranchida, Geneva MDa,b; Winter, Jeffrey D. DPTa,b; Moua, Gaonhia Y. BSa,b; Horrigan, Patrick MDa,b; Cunningham, Brian MDa,b; Cole, Peter A. MDa,b,c. Preservation Versus Sacrifice of the Supraclavicular Nerves During Clavicle ORI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 39(8):p 387-395, August 2025. | DOI: 10.1097/BOT.0000000000003013
|